主要用于拍摄活动相对有运动倾向以及活动被摄体,例如人、运动中的车辆、动物、体育和舞蹈题材等,表现光影的动感,并保持主题的最后一刻的清晰。后帘可以根据现场曝光的掌控,照出梦幻般的效果。频闪:简单一句话,一般闪光灯拍一次闪一下,频闪就是拍一下,闪多次。就是说在你的曝光过程中,闪光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闪光了多次。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可以多次定格清晰的运动对象,并在清晰对象之间形成拖尾的虚影效果。高速的频闪能够捕捉肉眼无法看见的效果,错落有致的图像也表现出运动物体的张力与画面的节奏感。俗话说“画有法,画无定法”,摄影同样如此,摄影创作在运用基本的技术原则外,应尽量发挥人的创作能力和创意想象。希望以上方法能够抛砖引玉,不知道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呢?以上内容如有帮助,欢迎点赞,留言,转发!想了解更多摄影技巧,欢迎关注【墨染印画】。
谁知道这张照片中的光斑是怎样拍出来的?
谁知道这张照片中的光斑是怎样拍出来的?首先要感谢这么多朋友为我解答这个问题。这张照片是日本的一位女摄影师拍摄的。她在500PX上上传了很多类似的作品。我也是今年在500PX上偶然看到的。我本人也特别喜欢蒲公英,特喜欢她拍的这类照片。她拍摄的思路其实很简单,我们一看就明白了。我只是没弄明白她照片里的光斑是怎么拍出来的?我看了很多朋友的解答,说是背景布置了锡箔纸之类的反光材料。
其实不是的,她的焦外光斑都非常规则,像肥皂泡,而且背景特干净,不是一般的反光材料能形成的。为了搞清楚她的拍摄方法。我特意购买了一个静物倒影板,并专门去野外采了几朵蒲公英进行模仿拍摄。为了采蒲公英出门跑了好几趟,好不容易才采到两株,带回家的时候还散了。我们先来看看我拍摄的蒲公英照片。刚开的拍出来是这种效果。
最开始我也用了锡箔纸之类的反光材料做背景拍,结果反光效果比较糟糕,光斑全揉成了一团团的,照片我就不贴了,实在不能入眼。而且不像人家拍摄的那样,感觉光斑都是像泡泡一样悬浮起来的。于是我换了一种思路,我把静物板移到了卫生间,用淋浴房的玻璃作为背景,在玻璃上喷上了水。用一支闪光灯打亮水滴进行拍摄。效果如下图。
光斑是有了,不过和别人的效果还是有差距。我继续研究,包括更换不同镜头,更换不同角度等。最后还是没拍出别人的那种效果。其实从我拍摄的照片光斑来看,她用的肯定不是一般的镜头,常见的镜头根本没有这种泡泡光圈。不过,我用尼康的百微镜头也拍出了一些效果差不多的照片。上面这一张背景的光斑稍微有点像了。这是用的尼康105mmf/2.8老百微镜头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