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远择大于努力;想成功得跟着成功者的脚步;来我们团队你只要听话,照着,复制成功你就能走上事业颠峰;我的老师收入多少等等等等,这些都是直销常用的话术。但你要想想,真正在你的生活圈子,有多少人是不满于他现有生活状况的?而其中还剩多少是真正敢于去改变现有生活的?又还剩多少是你能用话术所感染的......所以入行前千万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感染力和过低预估别人的主观意识。
4、现在的直销公司大部分以健康产品为主,主要包含理疗和生活用品。而且多数以免费体验来打开市场。而且会召集一大群人集体体验,集中讲解,也就是相当于会议营销的模式。不要小看团体的力量,相信很多直销失败的从业人员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忽悠进去的。所课的免费其实未心免费,就算你不买单总有人给你买单。就比如直销公司随便出套锅,哪家不要几千?可能市场上就几十上百块。
哪家出款保健品不得好几百?但同能功效的药品在药房就几块或10几块。更不说药品的利润了,可想而知保健品的利润有多高了......5、但我觉得每家直销产品并不是毫无作用的,大多数都还是比较好的,但并非针对所有人群,也并非一款产品万万能,要真万能干嘛每家还大力的搞产品开发呢?我更坚信每家都有一两款拳头产品,效果杠杠的。
安利明明是直销,但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说是传销?
不管你是什么销,不管是强调什么概念,或是包装什么形式,为什么会被大众质疑呢?并不是非得强调企业的实力,现在是大供应链时代,每个品牌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这种问题无需长篇讨论,就核心3个点:1、产品是否存在虚假宣传,产品是否存在夸大功能?销售过程中是否存在欺骗消费者,过度承诺,这一点是最基本的。这种事情,安利、消费者、直销者都有各自的观点,这就是看你站在谁的利益链上,必定每个人的角度不同,目的不同,利益不同,观点也不相同,但是一切以事实为依据,如果出现这类违规现象,直接举报,索要发票,录音、截图,保留一切证据,微信留言也可以成为证据,看对方是不是夸大。
2、不管你什么销,不管你转型什么新模式,是不是存在多级发展,三级及以上就是违法,别讲太多道理,这就是一条红线:这个平台是不是靠3级以上分销返利的模式。这一点,大家也可以明确,别讲什么实力、品牌、大道理,这就是一条红线,你分销靠卖产品赚钱,还是靠分销人和人的级别赚钱?3、不管平台有多大,直销参与者总有一个错觉,以为平台大,自己就牛了?平台是平台,你是你,平台不会养老你一辈子,你这辈子还是靠自己,所以,你做的这种事情,你卖的这种产品,会不会被质疑?那你们要思考:为什么会被质疑呢?你敢不敢上互联网,敢不敢自媒体上推荐,好东西为什么不能在互联网上社交化推广呢?为什么社交化商业越发达,直销的却越“低调”呢?每个人站的位置不同,利益关系不同,角度不点,所有观点和思维也都不同,没必要讲什么大道理,只需要强调最基本的核心,然后思考:我们做这种事,会不会质疑?自己这个人如何能让更多的人喜欢你,让人感觉你是一个好人,因为未来一定是你靠自己,而不是靠什么平台?你这个人有没有品牌资产。
对于类似玫琳凯和欧瑞莲这样的直销化妆品公司,你怎么看?
对于直销化妆品公司 (以玫琳凯为例)我有以下看法首先 我对创始人心存敬意 因为在当年 没有网络 没有快递 大家都在传统渠道里做生意时 她首创了这样的生意模式 在当年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让女性有更多兼职机会 让工作和家庭更能平衡 让更多女性能在家就能变美 其次 我觉得在过往的十几年里 在电商平台崛起之前 这个生意模式是成功的 因为雇佣了大量的不需要保底工资的业务员 大大地降低了企业成本 同时因为没有实体店 也大大节约了渠道成本 这样可以更多投资在人的身上 如粉红轿车 令人激动的培训和庆祝晚宴 极大地激发了人的积极性 能取得很好的销售结果再次 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 直销的模式受到很大的挑战 互联网的便利性 让直销的顾客接触点的便利性荡然无存 顾客更愿意在网上自由浏览 看用户实际体验 比价 下单 收货。
所以很多直销公司面临巨大挑战,比如雅芳 从最早的辉煌 到回归传统零售 再回归直销模式 在折腾了数年后 黯然退出舞台那么直销公司的将来该怎么走 因为有很多朋友在玫琳凯 我的看法如下1.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与顾客需求紧密连接,直销公司的核心是业务人员的热情和拓展性都很强,护肤和彩妆的技能也不错,消费者虽然在网上很方便 但是在彩妆的技能上还需要手把手学习,所以应该建立以彩妆为核心的服务体系,建立顾客的上门服务流程,培训彩妆连带护肤的技能。
2.以顺应潮流产品为核心,目前消费升级 更美更健康是热点,如何研发更多更潮流的彩妆,如何将美肤和健康结合研发更多健康食品,都是品牌应该去着力打造的,只有做出WOW的产品 形成网络的良性口碑 才能吸引顾客不断回购和新客加入,以玫琳凯为例,顾客记得住的爆款太少,这在现在每家都有明星单品,新品层出不穷的化妆品市场来看,真的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3.善用新的社交方式,如何运用微信,小红书,抖音这样的时尚方式来发展客户,突破地域的限制,发挥人与人之间的深度接触力量,从而帮品牌大量圈粉。但是这个需要整个公司从战略层面拥抱新科技,善用大数据,同时整个组织架构向数字化人才转变,才能把原有团队的核心竞争力转向,这个需要极大的“不成功变成仁”的决心和投入 还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和承受挑战和风险的强大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