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欧洲来说,南斯拉夫本属于欧洲国家,如果将其吸纳进入欧共体和北约,那么会壮大欧洲的实力。但是,如果直接将南斯拉夫全盘整体吸纳,以南斯拉夫的体量和实力,必然会成为欧共体和北约中的一股较强的势力,拥有较大的话语权,甚至有可能左右欧共体的走向,这对欧共体其他国家来说面临较大的风险。如果将南斯拉夫分化瓦解成多个小国之后再吸收进欧共体,那么将降低这种风险。
于是,从80年代开始,美国和欧共体一道开始对南斯拉夫进行渗透和分化,挑拨南斯拉夫成员国之间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结果导致南斯拉夫内部民族冲突不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际,南斯拉夫也走向四分五裂,一分为六。结果南斯拉夫只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而欧洲和美国对于从南斯拉夫独立的国家马上予以宣布承认,欧美的分化瓦解政策取得初步成果。
然而,对于南斯拉夫解体后成立的南联盟欧美也不放过。为了使其继续分裂,美国和欧洲国家一方面对南联盟实施经济和军事制裁,另一方面继续对黑山和塞尔维亚进行分化和瓦解。1999年西方国家借科索沃危机爆发之际军事打击南联盟,使科索沃在欧美的保护下脱离南联盟而独立。2006年黑山的独立,标志着南联盟的彻底解体。从此,那个叱咤风云的南斯拉夫国家被压缩成为一个巴尔干半岛的内陆小国。
从南斯拉夫独立出来的国家纷纷投入欧盟和北约的怀抱,就连南斯拉夫最后的继承者塞尔维亚也向欧盟递交了入盟申请,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却忘记了自己是如何被欧美肢解的。南斯拉夫这个曾经是红色阵营的三号强国,由于存在复杂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权力纷争,未能融合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缺乏民族认同感,结果在欧美的渗透和分化瓦解下走向四分五裂,南斯拉夫也因此成为一个时代象征。
美国大片中的士兵基本都是长胡子,现实也有长胡子的士兵吗?
这个问题需要区分开来看,战时和平时不一样,另外,美军士兵没有蓄胡子的习惯,美军对于士兵蓄胡子有严格的规定,它们也是有条令的,美军不允许士兵蓄胡子,并且规定士兵的脸要刮干净,但是,又另外规定,除非是任务需要时,可以蓄胡子,但对于胡子的长度和式样根据需要而定。美军士兵蓄胡子在影视作品中不能做为参考,影视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渲染气氛浓重的艺术化作品,蓄胡子显得更有男人味,也更加威猛,总比小白脸阳刚。
美国士兵蓄胡子在影视作品中也并不都是假的,真实的作战环境下是有这种情况的。战场环境下,很多平时的规矩都不在是规矩,一切为作战让路,例如,作风懒散,着装随便、衣服脏兮兮的、士兵个个灰头土脸胡子拉碴的,武器携带也不规范,显得很松散。其实并不是只有美军这样,所有的国家的军队都有这种现象,主要是战场环境所致。
战场上没有条件去刻意修饰打扮,就连睡觉都是三级睡眠(一级睡眠脱光了睡;二级睡眠穿着内衣内裤睡;三级睡眠和衣而睡)。战场上刮胡子也受条件限制,如果能修饰一下自己都喜欢把胡子刮干净,一个是舒服,而是受伤后方便包扎,三是受伤后佩戴氧气罩不受影响,蓄胡子对佩戴放毒面具,水下呼吸罩也是有影响的。美国士兵不允许蓄胡子和他们的信仰以及生活习惯有关系,通常蓄胡子的都和这些有关系,例如,很多的穆斯林士兵都蓄胡子。
美国士兵蓄胡子也不好看,特别是白人,他们的胡子都是一些绒毛,很难搞出一个型来。美国的一些特种部队有时候蓄胡子,但是并不是说他们就脱离美军规定之外,不是这样的,平时它们也要遵守规定。一个是他们执行任务期间不方便刮胡子,能刮他们尽量都刮,二是作战环境需要,美军经常混迹于中东地区,他们需要融入当地的风俗中去。
侦察兵、特种部队敌后渗透,化妆侦察有一个明确规定,穿着打扮、容貌必须要大众化,做到不突出、不另类,尽量融入社群中去,这是纪律性的规定,所以,有时为了任务需要,美国特种部队士兵是可以蓄胡子的,并且有严格的技术性要求,不能太突出了,如果成为吸引眼球的焦点人物,这就是找死了。另外,在一些崇拜蓄胡子的国度,也显得亲民一些,减少陌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