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摸清顾客今天为什么要来?在你的销售状态调整之后,可以使用这个技巧。当我们决定去做一件事时,背后总会有一个原因。例如:当我们穷到没钱给孩子报游学班,而孩子班上80%的同学暑假都参加游学班时,你会更加有想赚钱的动力。你可能会主动申请加班,挣加班费;你可能在周末再去打份零工,增加收入。那么对于客户而言,也是一样的。
是什么让他今天走入线下店铺呢?如果你对客户抱有这样的好奇心,那将有利于你与客户产生互动。更有趣的是,你可以从客户的回答中,初步判断客户的消费意向强度。一般在客户进店后,销售人员会主动接待客户,推荐商品。客户对销售人员的回复,通常会有两类:第一类回复:消费信号客户:我来看看衣服(短袖、裙子),客户将消费目标描述的越具象,就代表着他的消费意愿越高。
当你接待的客户,给出的是第一类回复的话,那么你的成单概率较高。此时需要你努力的方向就是更多了解客户的喜好,推介与客户所想购买商品匹配度高的货。第二类回复:拒绝信号这类客户通常会淡淡地回复销售员:“我随便看看”、“我等朋友,顺便逛逛”等。这会是销售员觉得比较难把控的销售机会,因为客户既没有明确的购买目标,也没有较高的消费意愿。
大多数销售员遇到这类客户,会很客气地回复:“好的,那您随便看看,有需要随时叫我”。这样的应对,当然也很好,留给了客户空间,也不会把自己弄得那么心累。但如果你像上文的那位缺钱的家长,想要赚到更多的钱,那恐怕就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心力去推动销售了。对于第二类回复的客户,如果你能触动到他的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开单是十拿九稳的事。
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与销售人员的个人特质有关。你需要具备亲和力、观察力与共情力。例如客户冷冷地回复你:“我随便看看,打发打发时间”。此时的你,打算如何回复呢?第一步要做的是观察客户的情绪。如果你感到客户的兴致不高,甚至有些情绪低落,你可以用近似朋友的口吻回复:“是呀,我们都需要一些用来打发的时间。”只要共情对了客户的情绪,就等于开打了客户的心门。
在整个销售的过程中,你需要保持观察力一直在线,这样可以即时的按照客户情绪状态来调整你的话术。如果你观察到客户的情绪还不错,例如:“我在等朋友呢,顺便逛逛”。你也可以回复:“噢,看来之后还有活动安排呀,挺好的。也正好在这段时间里给自己买买逛逛。”要留意的是,对于给出拒绝信号的客户,你要做的并不是急于推销,而是想办法先与客户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