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有国际视野、全球战略。近年来,安踏、恒安等企业都有全球布局,向国际品牌迈进。这个过程,必然带来产业链的分工变化,但要避免“空心化”。泉州、晋江党委政府一直在思考“走什么”“留什么”。一方面,引导企业稳妥有序“走出去”,做好指导帮扶;另一方面,要把产业生态圈构筑好,打造搬不走的优势。
泉州明确对龙头企业再投资精品工厂、智能仓配、工艺研发、电商结算等四种“祖厝”项目,参照招商引资政策“一企一策”扶持,主要领导亲自盯、做好服务。政企同心 携手并进再出发会上,刘文儒深入研判形势、分析问题,从城市、产业、企业三个维度深刻阐述了晋江的转型升级之路,强调要政企同心,携手并进再出发,艰苦奋斗再创业,谱写“晋江经验”新篇章。
其中,刘文儒谈到了三个变:一是发展环境在变。现在的企业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很多企业直观的感受可能是生意不好做了,但也有很多企业在庆幸,甚至认为对手少了、利润高了。这种“冷热不均”的原因是市场洗牌,是经济规律,是产能再分配、市场再分配、利益再分配的过程。二是竞争对手在变。以前企业可能只需要考虑一个地区,现在必须考虑全国,必须站位全球,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全球化的品质,才能获得全球化的市场。
三是发展模式在变。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催生裂变,新商机、新人才、新市场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不转型升级就一定会被洗牌或淘汰;还是走中低端的路子,那可能好日子就走到头了。如何实现从制造大市到制造强市,刘文儒说,关键要巩固集群优势、提升产业能级,加快全链条、全流程升级,“五个化”是重点发力方向。专业化。
市场有淡旺,产品分优劣。在消费升级、产品为王的时代,消费者已经从“买得起”到“想要买”,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更要专注于主业,把产品做好,把品牌做精,才能抢得市场,卖得更好,赚得更多。精益化。搭上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的快车,对流程重新整合,对工艺改造提升,通过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精益运营,向精益要品质、要效率。
规模化。不管是产业还是企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形成规模,就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差异化。消费升级必然带来细分市场,效率提升必然带来分工细化。对中小企业来讲,就是要在产业协同中找准定位,走专精特新或甘心做配套的路子。国际化。希望企业在走国际化道路,拓展对外布局的同时,考虑好走什么、留什么的问题。销售中心可以先走出去,部分加工基地可以适当走出去,把总部基地、结算中心、精品工厂等关键环节留下来,这也是防范风险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