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是具有专利护城河?还是找到了一个需求痛点?还是轻易不会被竞品替代等等。有这些核心能力,说明产品有市场机会,但也仅限于此,与是否做日化工厂无关。二、工厂制造出产品并不是难事,商业模式和市场战略才是主要关键因素1、生产不是重点:品控管理严格,工厂制作出质量好的产品并不是难事,这是最基本的。产品很重要,用什么方法卖出去什么方式赚钱更为关键,在同质化竞争中采取什么市场策略决定成败。
2、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由客户价值、企业资源和能力、盈利方式构成的。日化产品工厂面对的用户是谁?与供应链和平台合作客户就是B端,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用户就是C端。工厂有什么资源?不要妄想只负责生产,其他都交给市场与合作方,这根本不可能做成。3、盈利模式:我知道几个在新三板上市的日化工厂,不过它们是做工业洗涤剂的不是家庭用品,也就是给相关工厂以及洗衣店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盈利模式是给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比如设计和咨询,还有环保专利,洗涤剂产品是服务组成部分,这是其盈利模式。要做的日化产品工厂如何盈利?赚产品差价显然是落伍的模式,走不远。4、市场战略:产品有了需要卖出去卖得更多,需要一套运作市场的机制,包括市场和用户确定,营销策略和模式,对平台和终端的B端,对社群裂变的C端渠道,需要设计渠道模式。
有资本实力的大厂,往往会采取产销一体化策略,既生产也销售。一般小厂小品牌,产品会通过与供应链合作,借助其渠道能力铺市,同时自己做一些C端渠道。这样的模式需要在市场拓展费用,营销和渠道费用、产品供价等方面提供支持,也需要制定年度性计划。就像前面所说,想只负责生产,没有市场运作能力很可能沦为被洗牌。三、自己建厂不如找企业代工,运营品牌和市场风险更低效率更高1、生产外包:在产能过剩的市场阶段,具有洗衣液和清洁剂,洗发水与沐浴露生产能力的工厂并不少,不见得非要自己建厂,无论工厂投资多少都不需要,当然要进行行业综合评估才能做决定,比如产量、成本和合作条款等。
在需求规模和品牌没有成熟以前,建厂模式不足取,主要是这种模式已经落伍了。2、品牌运营:既然自己对产品的配方、生产控制和品质管理都有标准,找到生产方并不难。将精力和资金投入到市场运作和品牌运营,以市场竞争为牵引,以用户需求定产量,OEM品牌找工厂代工,才是更好地选择。3、降低风险:降低风险是创业必备能力,市场和用户都没有解决,就开工厂显然是不合理的,并且还要进入一个红海的日用消费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