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次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汉元帝同样低规格处置,决定选派一名宫女与匈奴联姻。 于是,王昭君就被选中下嫁与呼韩邪单于。当汉元帝面见美貌动人的王昭君时,顿生悔意。但圣旨已下,覆水难收,元帝只得忍痛割爱,为其备下丰厚嫁妆,欢送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返回大漠。相传,痛失所爱的汉元帝一怒之下,把毛延寿砍掉了脑袋。
王昭君年轻貌美,极为呼韩邪单于钟爱,呼韩邪单于封她为“宁胡阏氏”。王昭君也受到匈奴人的热情欢迎。王昭君远嫁大漠,随遇而安。她教匈奴人织布、种地,与当地人和睦相处,赢得了匈奴人的广泛尊重。王昭君婚后与呼韩邪单于育有一子,名伊屠智伢师。遗憾的是,在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仅仅三年,此时王昭君年仅24岁。
在古代匈奴,实行的是“收继婚制”。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也就是说,呼韩邪单于死了,他的儿子可以将后母王昭君娶为妻。这种风俗在中原文化看来就是乱伦,王昭君自然接受不了。于是她上书汉帝请求归汉。汉元帝在王昭君出塞后几个月就去世了。当时王昭君上书的是汉成帝。一个朝廷的帝王,考虑的一定是国家的整体利益,根本不会顾及一个小女子的个人感受。
于是,汉成帝下诏命王昭君遵从匈奴的风俗。无奈之下的王昭君,强忍内心的极大屈辱,被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纳为妻。复株累单于对王昭君也宠爱有加,与王昭君育有两女。但在与王昭君共同生活了十一年后,复株累单于去世。二年后,王昭君病逝。王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联姻后,汉、匈之间和睦相处达40余年。王昭君的委曲求全,换来了汉匈的和平与繁荣。
六七十年代的人为什么普遍都爱戴帽子?
六七十年代的人喜欢戴帽子,主要是一种时尚。同样,现在的人不喜欢戴帽子也是一种时尚。做为过来人,对上世纪六七十年的事,我还是记忆犹新并深有感触。六六年下半年文革刚开始,红卫兵都戴军帽。所以戴草绿色军帽成为了一种时髦。其实哪有那么多军帽。多数都仿军帽。只要是草绿色的帽子,大家都抢购。不仅男生戴,女生也喜欢戴。
那时谁如果能戴一顶真正的军帽,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所以社会上就出现了一种抢别人军帽的现象。那时我在读初中,学校组织我们到市里看电影,班上有几个戴军帽的同学总是很招风。每次都会因为军帽被抢而打架。甚至是打群架。有一次是全班几十人与另一个学校的几十人打群架。两个学校的人因为抢军帽而结下了梁子。一见面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