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国在公元10世纪时,巴西尔二世登上了皇位,这是个十分好战的皇帝,他持续不断地对外扩张让周边很多国家都活在战火之中,首当其冲的即是当年300年前从帝国分裂出去的保加利亚第一帝国。东罗马军队本着“茅草要过火,石头要过刀,人要换人种,谷要换谷种”的种族灭族政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整个保加利亚男人都被拉到拜占庭充当苦力,很多人死在当地。
一个叫赫里斯托夫的逃兵,带着村子里的16个女人逃到了山里,世道大乱,这些人在一起重组家庭,逐渐形成了一个世外桃源的小镇。100多年后,赫里斯托夫的后代们走出小镇,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反抗运动,在1187年成功建立起保加利亚第二帝国,而赫里斯托夫的后代成为了开国元勋,赫里斯托夫也成为了保加利亚的自由神。(保加利亚第二帝国)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的命运相当坎坷。
建国后不久,遭遇了蒙古西征,保加利亚也很快成为金帐汗国的势力范围。1299年金帐汗国内乱,保加利亚趁机摆脱蒙古人的势力,重新获得独立。然而,保加利亚在1322年开始就陷入了霸权主义的魔怔,与拜占庭帝国、塞尔维亚王国常年混战。这些战争使得巴尔干半岛上的军事力量受到很大削弱,引起了安纳托利亚的土耳其人的兴趣,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终于在1393年,尼克堡战役之后,最后一支保加利亚的抵抗势力被平定,保加利亚人被土耳其人统治,时间长达500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拜占庭三国演义)500年后,保加利亚人在俄罗斯与土耳其的第十次俄土战争中,在俄罗斯的支持下获得独立。俄罗斯意欲在巴尔干半岛扶持起一个傀儡政权,用于削弱土耳其的力量,成为俄罗斯南下爱琴海的桥头堡。
为此,俄罗斯慷他人之慨,给保加利亚人划出来的土地相当广阔,除了南方的希腊和塞尔维亚以及西南部的伊斯坦布尔,几乎囊括了整个巴尔干半岛,大约有40多万平方公里。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土耳其有特殊的利益,这种利益的聚焦点在希腊,其战略意义是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阻遏俄罗斯势力进入地中海,对苏伊士运河造成安全危机,确保英国人的地中海霸权和法国人在埃及和中东的利益。
因此,英法联合向俄罗斯施压,在1878年的《柏林条约》中,将俄罗斯做主划给保加利亚的土地的大部分都还给了土耳其,就此形成了一个缩水版的保加利亚王国。俄罗斯自认有功,开始以上国的态度支配保加利亚的国内政治,引发了保加利亚人的不满。1886年8月20日,一批亲俄的保加利亚军官发动政变,将保加利亚亲王亚历山大一世废黜并驱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