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回到第六回,中间大约是过了约有四五年时间,正是黛玉进贾府之后和宝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起长大的一段时间。假设凤姐十五岁成年之后就嫁给贾琏,这时候最多也就二十岁。但是到了第四十九回,作者好像又把这件事给忘了,又把凤姐的年龄降低了,甚至降到了和宝玉、迎春、黛玉等同龄的阶段:李纨为首,余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再添上凤姐儿和宝玉,一共十三个。
叙起年庚,除李纨年纪最长,他十二个人皆不过十五六七岁……这里应该是不可能也不合理的,因为此时凤姐的孩子大姐儿都好几岁了,凤姐不可能还是十五六七岁岁年纪。但是作者为什么非要把凤姐和这些少男少女混在一起这么写呢?或许是在暗示读者,凤姐的年龄和这些人中的某个人是同龄人。迎春的年龄一直没有详细写,但是她作为“二姐姐”肯定是比宝玉大的,按照书中写的宝钗和袭人同岁,袭人比宝玉“大两岁”的说法,这个是约数,具体大几岁后面再说。
再加上黛玉进贾府的时候迎春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了,至少也比黛玉大好几岁,又因为黛玉比宝玉还小一岁,所以迎春的年龄应该是和宝钗、袭人更接近的。探春、湘云、宝琴也都比宝玉年龄要小,邢岫烟的年龄也和宝钗相似,因为书中她们俩是不互相称呼姐姐妹妹的,都是“以姊妹相呼”,其实就是直接你怎样,我怎样的说话。宝钗和迎春、邢岫烟年纪相仿,甚至比她俩都年长的证明就是她完全是居高临下的点评两个人,她认为:“岫烟为人雅重,迎春是个有气的死人。
”一点儿也不像一个妹妹对姐姐们的评价。至于李纹、李绮既然都还没出嫁,应该年龄也不大,她俩不重要就不多说了。继续说回王熙凤的年龄,上面说到作者故意把王熙凤这个已婚已育的女人放在一群少男少女中间,似乎是在暗示王熙凤的实际年龄小,也有可能是在暗示这些少女中有人的年龄其实比较大了。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薛宝钗、贾迎春、邢岫烟,邢岫烟虽然称呼迎春为“二姐姐”,但只是个尊称而已,不代表她比迎春年纪小,她称呼探春也是“三姐姐”,这才是她卑微寄居在贾府的礼数。
但是这个道理,整天用礼教来约束自己,教育他人的薛宝钗好像不懂,她一直在人前人后称呼王熙凤为“凤丫头”,哪怕是在贾母、王夫人面前,也当着王熙凤的面儿,这实在是太诡异了。但是如果宝钗和王熙凤是同龄人,或者年纪比王熙凤还大一点,那么就完全可以解释的通。古人重视长幼有序胜过嫡庶尊卑上下,身份地位都是次要的,只要是有亲戚情分在,宝钗年龄摆在那里,她完全可以随便称呼王熙凤为“凤丫头”,谁也不会觉得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