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中的摇拍很复杂吗?如何操作?
谢谢邀请。题主所说的“摇拍”是不是应该指拍摄运动物体时候,镜头跟随运动物体的方向对运动中的物体进行拍摄的一种方法呢?类似于拍摄正在行驶的汽车:通常这类摇拍的操作并不太复杂,但是需要合理把控快门速度,对焦也要快速准确,同时需要以身体为轴转动,与运动物体保持一致,并且连续拍摄才能找到合适的照片。这个拍摄过程并不能算是复杂过程,只是需要一个练习和掌握的时间,可能不容易成功,但多尝试几次,或者专门以该类题材为目标进行专项练习,可以很精准的掌握拍摄技巧。
卷太郎认为摇拍应该着重掌握这几点:一、使用全手动曝光或快门优先曝光。固定快门速度是摇拍很关键的一个要素,需要把快门速度固定在一个合适的档位,因为跟随拍摄运动物体过程中,镜头转动的速度与运动物体速度保持同步,相对静止,但存在手抖因素,需要一定快门速度作为凝固运动中的物体之需,同时,还不能把快门速度保持在过快的速度,因为需要表现运动物体的速度,因而背景需要呈现“运动模糊”的状态,快门速度过快,背景也将被凝固,这样照片就没有摇拍的运动效果了。
因此建议快门速度保持在1/60秒至1/125秒之间,兼顾凝固运动主体,同时模糊背景的需要。二、对焦要快速、准确。摇拍运动物体,对焦使用单次、单点自动对焦模式已经不适用,因为相机在摇的过程中在运动,被拍摄的物体也在运动,这样快速运动的过程中,单次单点自动对焦已经很难精准把控对焦点。若使用自动对焦需要调整在具有运动跟踪模式的智能伺服对焦。
还有一种对焦方法,可以将运动物体轨迹所在的焦平面提前进行预对焦,同时缩小光圈,保持一定景深,采用“陷阱对焦”的方法,当运动物体到达指定焦内再进行拍摄。三、拍摄姿势要稳定。一定要采用正确的相机持握姿势,使手臂、头部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在摇拍过程中可以适当用双臂夹住身体,虽然这样不是最正确的摄影姿势,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摇拍过程更稳。
摇拍要以身体为轴心转动,同时保持两臂稳定端稳相机,若实在觉得肉身很难稳定拍出主体清晰的照片,那么就要借助三脚架或独脚架的帮助了。三脚架或独脚架摇拍的时候要使中轴保持稳定和可转动状态,随运动物体转动拍摄。四、采用连拍模式。把相机调到高速连拍模式,拍摄过程中保持一直按住快门键不撒手,使相机快速连续曝光,达到连续跟随运动物体拍摄若干张照片的效果,这样才能从若干张照片中找到较为完美的一张,若使用单张拍摄,成功的几率会下降不少。
如何使用“追焦”的方式拍摄出震撼的运动画面?
追焦拍摄,有时也叫“摇拍”或“跟踪”或“追随"”拍摄,是利用慢门,焦点跟随运动主体拍摄,使运动主体相对静止,画面达到运动主体清晰,背景产生功态模糊的一种拍摄方法,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运动感。采用追焦拍摄,个人的经验如下:1、对焦预设,相机要把对焦模式设置在自动连续对焦方式(AF-C),在对焦点的选择上尽量多(如51点)。
根据主体经过的路线和画面位置预设定对焦点,然后转为M档,锁定初始焦平面。2、拍摄参数预设,曝光方式设置为手动或快门优先(S),根据拍摄主体运动速度先设定快门值(如1/30S、1/50S等),然后设置其它参数,光圈选择尽量小光圈,确保大景深,保证主体在景深范围内的清晰(相机转动时,因为有弧度,焦平面多少都会产生前后移动,所以对焦选择M档也是为了避免相机自动重新对焦浪费时间)。
曝光方式最好用M档,可以较灵活调整参数,确保曝光正确。3,按下快门拍摄时,相机同时要追随运动的主体同方向一起移动并尽量确保相机及主体运动的轨迹稳定平行(拍摄之前最好模拟主体的运动轨迹做几次练习摆动相机,培养感觉)。所以最好使用三角架(似乎只对左右运动的物体有效),最好在主体开始进入画面时就开始拍摄并采用连拍,增加成功概率。
4,背景要尽量选择多样复杂些,不要太过单一,这样更能突出主体的运动感。拍摄时间也要选择在光线较弱时候(早上或傍晚或阴天或夜间或阴影下等)保证在既定的快门速度下曝光准确。5,快门设定的速度不宜太快或太慢,太快背景模糊不明显,太慢容易因抖动影响主体清晰。相机的跟随速度要依据快门速度感觉移动。6,追焦拍摄成功率较低,是需要对不同速度的主体经常性进练习,形成拍摄的控制感觉的。
什么叫摄影中的“摇拍”?在摇拍中,你觉得使用什么焦段的镜头最佳?
摇拍和追拍是两码事,不要混为一谈。追拍的虚为背景以突出实的主体。而摇拍(摇曳,摇摆)的虚是陪体(宾体),以衬托实的主体。摇拍不是越虚越好,有人大言不惭,美其名曰"大写意”。其实"虚"只是一种对比手法,最终目的不是为虚而虚,而是为衬出主体的实,为画面增添美感和动感。大家在探讨技法时不要忘记画面的整体美,即布局(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