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单反拍星空?
首先要找到一块光污染小的场地,使用可靠的三角架,其次延时快门线,当然相机必须的,我使用的是某宝购买的是XX德快门线,基本参数设置为准备延时5s,延时拍摄30s,暂停1s,拍摄张数60~80张,相机设置在B门,然后用手机指南针找到正北,架好机器,安装好广角镜头,大光圈拍出的星点大点,手动对焦无限远并使用屏幕放大对星星对焦清楚,关闭镜头防抖功能,30s慢门拍摄,IS0低降低噪点,我使用的IS0是100.如果拍星轨请勿别关掉相机的降噪功能,因为拍30S,相机降噪功能工作也要30s,关闭降噪是防止拍出来的星轨不连惯,先试拍一张观察一下单张效果,看是否正常,如欠曝可调节lS0使曝光正常,如果过曝就减小光圈,如果正常,就可以启动延时快门线自拍了,剩下来就等机器自已完成拍摄工作,最后回家导出照片上pS堆栈出片。
太空中的宇航员看到的宇宙是白天还是黑夜?
太空中的宇航员看到的宇宙是白天还是黑夜?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白天黑夜的含义。白天黑夜只是地球生物的感觉,当然这些生物中有智慧和思维的只有人类。人类能够知道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黑夜,但界限也并不是很清晰。而其他动物和植物,也能够感受到白天和黑夜,许多动物到了晚上也和人类一样休息,而白天就开始活动和觅食。
也有些动物晚上觅食,白天休息。植物白天充分的吸收阳光,在体内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到了晚上没有了光合作用,就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地球的白天和黑夜是以太阳照射为依据的。每天太阳从地平线上出来到落下地平线前,就是白天,反之就是黑夜。即便乌云覆盖大地,这种感觉也还会存在。由于地球上包裹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大气会对阳光进行折射、反射、衍射,太阳没有出来时,通过大气的折射、衍射、反射,天空就亮了;而太阳掉落到地平线后,天空一下子也不会突然暗下去。
这就是人们对白天黑夜的概念没有严谨准确时刻的原因。太阳东升西落实际上不是太阳自身运动造成的,而是地球自转造成的。地球每天自转一圈,就每时每刻都有一半向着太阳,一半背着太阳。向着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在地球上,有一个晨昏线,就是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分界线。地球每时每刻都围绕着一根看不见的自转轴,由西向东转动,这样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们就可以在不同时间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人们为了统一时间认识,就划分了时区,把0°经线作为时间的起点,将全球经线每隔15度相差1小时,划为24个时区。现在明白了吧?白天黑夜是地球概念,是太阳照耀或不照耀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不光在地球上存在,几乎在所有的星球上都存在,比如月球、火星、木星等都存在,只是那里没有人类去感受和评头论足而已。不过距离太阳越远,太阳这种照耀的结果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