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远阳光就越弱了,到了太阳系边际,太阳就成为一颗星星,就没有了白天和黑夜之分了。太空中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在太空中,由于不存在空气,或者说气体分子密度非常小,几乎没有阳光的折射、散射、反射发生,这样,人们如果对着阳光,就会看到一个耀眼的光球,而其他地方一片黑暗,如果背着太阳的地方,就会一片黑暗冰冷。太空中没有大气,不但不能折射反射衍射阳光,而且对阳光中的高能射线没有了过滤和防护作用,在没有护目镜和宇航服的保护下,阳光不但会烧伤烧瞎眼睛,还会被烤糊了人的身体。
这是因为太阳能量是以电磁辐射的形式传递的,电磁波中不但包含了可见光,还包含了无线电波、红外线等低频低能电磁波,和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等高频高能电磁波。这些高能高频电磁波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会被大气层臭氧层等吸收和反射消化掉,很少来到地表,这样就保护了人类和生物。在太空这种保护没有了,阳光的杀伤力就很强了。
太空充满了能量,但温度很低。由于太空中没有大气,因此太阳的电磁辐射没有相互作用的对象,没有大气分子运动,太空中虽然充满了电磁辐射的能量,但不会发出热量,温度就很低。在远离地球气体分子极少的地方,太空温度低至零下200多摄氏度,甚至接近绝对零度。但太空船向阳的一面,由于接触了阳光,温度会上升到100多摄氏度,而背向太阳的一面则冷到零下100多摄氏度。
这是指在地球大气层上面,距离太阳并不太远的太空,如果越靠近太阳,受到的辐射就越大,太空船向阳一面温度就越高。比如帕克号太阳探测器,在接近太阳表面600万千米时,要耐受1400多摄氏度的高温炙烤,因此配备了厚达11.4厘米的碳复合材料防护罩,才能够继续完成探索任务。在那个地方,假如有人遥看太阳的话,看到的太阳会充满整个视野,你说是白天还是黑夜呢?但如果背对太阳,看到的就是一片黑暗了。
地球附近太空中随时可以看到太阳,但没有白天黑夜的感觉。实际上,在太空中的飞船里,无遮无挡,如果飞船四边都有舷窗,你随时都可以看到太阳,有什么白天黑夜感觉呢?但看到太阳就像镶嵌在黑暗太空的一个光球,只是照射在飞船里,由于有空气折射,才会有亮堂的感觉。而从另一面没有太阳的舷窗看出去就会黑暗一片。飞船如果飞离太阳很远,比如现在距离太阳已经有223亿千米的旅行者1号,看到的太阳视星等为-15.87等,满月最亮时的视星等为-13等,那个地方的白天也就比满月之夜光一些了。
而在那里,地球和月亮早就看不到了。如果飞出了太阳系1光年的边际,在那里的太空看到太阳也就是一颗比较亮的星星了,和现在晚上看到的木星差不多。这里就更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只有茫茫黑夜了,要一直飞到另一颗恒星附近时,才会看到又一个太阳。就是这样,感谢阅读,欢迎讨论。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现在夜晚的天空和20年前的完全不一样了吗?看不到几颗星星了,你们有看到美丽的夜景吗?
谢邀!是啊!在儿时的夜空里,夜空仿佛是一张鱼网,而密集的星星就像是网里的鱼……我有一个幼雅的猜测,比如,火星上曾经有高级生命,可后来,由于受到人为的污染,将整个火星包围,火星人意识到大难临头时,在匆忙中,用有限的飞船,把有限的火星人运往了地球,可是就在飞船离开地球,着陆火星时,在火星的表面和空中,发生了毁灭性的燃烧和大爆炸……那些幸运来到地球的火星人,起初由于不适应地球的环境,并开始逐步退化,由此循环往复,历经苦难,步入了原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