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实际上是两个问题糅杂在一起了,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第二个问题是,“旗袍马褂是哪个民族的服饰”。先说第一个问题吧。对于“什么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这一点,其实并不如一些人说的“只有汉服”。主要是因为对于“传统服饰”的定义尚不确定。对于“传统服饰”这个词汇,不同的圈子、场合,定义是不同的。
有的时候,“传统服饰”是偏指民族特色服饰的。而有的时候,“传统服饰”则是指在现代化服饰,也就是西化之前的服饰的。所以,根据“传统服饰”定义的不同,对于汉民族传统服饰的范围也就不同。如果说,现代化服饰之前的服饰均是传统服饰,那么元代和清代汉民族所穿用的服饰必然也属于传统服饰。而如果要定义说,“本民族特色”才是传统服饰,那么就要对“本民族特色”进行进一步的具体化定义,才能够衡量在汉族穿用过的服饰中,哪些是传统的,哪些是非传统的。
再说第二个问题,旗袍和马褂。马褂是清代正装之一,是满洲服饰“冠袍褂”三件套系统内的一种重要组成。这本身是清代正式服饰的继承,并且被民国作为正装使用。民国男性官方的正装之一,即是长袍马褂,这也是民国被现代一些汉服主义者所抨击的原因之一。至于旗袍,这一点学术界的意思是与一般人想的不同的。在学术界,特别是服饰史的范畴,一般是严格区分“清代旗人的袍”和(民国)“旗袍”的。
这是因为,虽然民国旗袍是以清代旗人的袍作为原型改良来的,但是其基本思维是不同的。我们知道,旗袍诞生在上海,这种民国旗袍是有一个基础思维,学术界一般称之为“三字诀”,即——透、露、瘦。这三个设计标准,在清代袍内,是绝对不允许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服饰史中一般将“清代旗人的袍”和(民国)“旗袍”严格区分,将后者视为民国时期的一种大众改良服饰,而不是满族服饰的延续。
在中国为什么少数民族有民族服装?而汉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
在中国为什么少数民族有民族服装?而汉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我是“十二十页”我来回答,中华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服饰,汉族也不例外,汉族也有自己的传统服饰,那就是汉服,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而服饰则是礼仪中的一种重要元素,每个民族都格外重视。形成“汉族没有自己民族”服饰这一思想,是因为少数民族每年在自己特殊节日时会盛装出席,而汉族的汉服几乎大部分人一生都没有穿过在初中的音乐课上就学过一首歌《爱我中华》“56个民族,56之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看到这些字,不由自主的就会哼唱起来,这首歌也成了永恒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