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语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但是现在,全世界有6000多种民族语言即将消失。比如说我国的木姥语,目前会说的不足100人。民族的人数也关系着语言的延续,比如云南的独龙族,不足5000人,自然独龙族语言会说的人就少。但是,人多的民族,如果不重视民族语言,也与可能消失,比如说满语,会说的人少之又少。
一些少数民族正式场合爱穿民族服装,汉族人为什么偏爱西装,而不是汉服?
并不是汉族偏爱西装不爱汉服。而是汉族被历史原因和长期的潜移淡化,搞到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曾经有过民族服饰的地步。人们不知道,汉服称为“华裳”中华之华和华裳之华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人们不知道,在古时候,无论南北,无论亚欧,都以能穿上代表华夏文明的汉服,做一个华夏人为荣。
然而这样的光荣为何就不为人所知,甚至有人穿汉服上街被称之为“和服”“韩服”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满清入关时候的“剃发易服”了。不为宣扬名族仇恨,只为正本清源,还我们中华文明之真面目。清朝的“剃发易服”政策要求汉人改穿满人服饰,留满人发型,如有不从者,杀之。而汉人从来都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之说,也认为汉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文明有别于野蛮和落后的标志,为此,汉人们进行了可歌可泣的反抗和斗争。
“江阴八十一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广州之屠”这都是当时汉人反抗乃至被屠杀的真实写照。为了我们的民族服饰和发饰,数千万汉族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不可被遗忘的。满清政府的剃发易服政策,彻底让汉族的民族服饰断绝,也打断了中华民族之脊梁。从那以后,中华民族的胸膛再也没有挺起来过,汉民族的民族服饰也就被人为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歌中。
所以到了现在,汉族人就没有了自己的民族意识,更不要说自己的民族服饰了,很多人根本就不认识,他们只认为自己自古就是穿长袍马褂留辫子的,而现在就只能穿西装了。悲哀不悲哀?所以我们提倡恢复汉服,是为了使中华民族之精神觉醒,是为了使中华文明不至断绝,更是为了不让人以为我们古代就是留着辫子,以致让这根辫子长留心中。
这是没错的。那些提起汉服就别名族团结和狭隘民族主义的,收起你们的嘴脸和别有用心吧,每个少数民族兄弟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汉族也会有自己的民族服饰,这些,每个少数民族兄弟都希望看到的。那些提起自己的民族服饰就会自卑的想到会影响名族团结的玻璃人们,安心吧,汉文明从来都是爱好和平的,汉服只是文化的代表。那些说汉服无用的人们,收起你们的言论吧,现代社会足以给我们改造出无数可以适应现代的改良汉服,我们的汉服有望在每一个节日里留下它动人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