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玄慈还不是少林的方丈,他能成为带头大哥,按照智光所说,一是玄慈武功卓绝,二是在武林中地位尊崇,毕竟是少林的继任方丈,因此大伙才推他带头,奉他号令行事。玄慈当时的武功真的高吗,可能跟参与狙击战的中原群雄相比,他确实是武功卓绝,但却远不是他武功的大成时期,更不是他的巅峰期。玄慈的武功大成,还要到雁门关一战的十年后,也就是四十岁时,练成百多年来未曾有人练成的“大金刚掌”。
由此可见,当年中原武林第一流高手的水平其实并不高,与后来像乔峰那样第一流水平的代表,相差有点大。这可能与大宋重文抑武的政策有关,整个武林趋于一种较为沉寂的状态。然而那时的萧远山,他的武功却是超群的厉害,他的武功实力,已经是后来以乔峰为代表的中原武林第一流高手那样的水平。按照后来乔峰去天台山找智光时,智光所说的话,当时的中原也没几个能是他的对手。
智光道:“令尊叫做萧远山,事隔三十年,现今宋辽两国知道的人已不多了。三十年前,他是辽国皇后属珊大帐的亲军总教头,武功在辽国算得第一,就是在大宋,只怕也无人及得上。”《天龙八部•第二十一章》所以说当年中原群雄与萧远山的实力差距是不小的,再加上萧远山眼看妻儿、族人被杀,早被仇恨所吞噬,血眼之中只见杀戮,这种入魔状态,又岂是一般的斗志与战意呢?不要说在战阵中与之对抗的群雄,即使是躲在远处偷看的慕容博,也几乎是被吓破了胆,连走路都走不了。
可见从战意上,入魔状态的萧远山,又比中原群雄盖过了一层。武功实力本来就有差距,再加上双方斗志的不对等,胜败立判。若不是萧远山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汉人师傅,参与此战的二十一名中原武人,全都会被萧远山所歼灭。而萧远山能力歼这些高手,并不能说明他的武功实力有多恐怖,或者说不可战胜。那么三十年前的萧远山,慕容博都会吓破胆,但为什么后来却还只能与慕容博打成一个平手呢?小说中说得清楚,他们两人在少林前后比试过三次,都是以平局收手,是不是后来萧远山的武功被金庸先生给拉低了?在羽菱君个人看来,这其实是个假象。
萧远山的武功从来没有被拉低过,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但他在这三十年的武学进境,比慕容博等人小得多。萧远山三十年的武功进境其实比不上同样苦练的慕容博大,而且像他那样级别的高手,也不可能再有大的进境。说萧远山的武功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我们通过几件事就能看出。比如他杀少林玄苦和山东单正,几乎都是一招毙命,速度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