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玄苦的内功修为,在少林比玄慈等人还高,竟被萧远山一掌震得五脏剧裂,也是依赖于他的深厚内力,才撑到见了玄慈和乔峰等人。而萧远山杀单正,他跟乔峰都是从卫辉赶到单家庄,但先后时间极短,却在乔峰未到之前,就已经将单正了结,并火烧了单家。还有他在聚贤庄出手救乔峰,以长索为兵刃,夹着乔峰轻易跳出重围,乔峰也都自感不如。
那黑衣大汉一拉长索,悠悠飞起,往旗杆的旗斗中落去。腾腾、啪啪、嚓嚓,响声不绝,数十年暗器都打在旗斗上。只见长索从旗斗中甩出,绕向八九丈外的一株大树,那大汉夹着乔峰,从旗斗中荡出,顷刻间越过那株大树,已在离旗杆十余丈处落地。他跟着又甩长索,再绕远处大树,如此几个起落,已走得无影无踪。群雄骇然相顾,但听得马蹄声响,渐驰渐远,再也追不上了。
《天龙八部•二十章》其实包括他与乔峰还有慕容博的几次比试,萧远山都没有尽全力的。他与乔峰过招,乔峰是他的儿子,他不可能有狠心下杀招。而他与慕容博的三次比试,同在少林偷取秘笈,他认为与慕容博是友军,共同的敌人是少林,再加上比试点到即止,他也没有对慕容博下杀手。在羽菱君看来,倘若真的强行一战,慕容博未必是萧远山的对手,但要取胜也是在千招之外了,绝不可能像当年雁门关一役那般轻易。
其实这就关乎到他与慕容博两人,三十年武功进境的问题。可以说,萧远山的这三十年进境是比不上慕容博的。这里面有个原因,是因为他将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何克制少林一派的武功之上。这一点还是后来的扫地僧说出来的。只听那老僧又道:“居士之心,比之萧居士尤为贪多务得。萧居士所修习的,只是如何克制少林派现有武功,慕容居士却将本寺七十二绝技逐步囊括以去,尽数录了副本。
想来这些年之中,居士尽心竭力,意图融会贯通这七十二绝技,说不定已传授于令郎了。”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四十三章》萧远山在查到雁门关一役的带头人是少林高手之后,便一直准备着与少林的一场决战。他虽然知道带头大哥武功不如他,但少林一派藏龙卧虎,并不仅仅是一个带头大哥,他想单挑整个少林,无疑是困难重重的。因此他将自己的心思,都放在了如何克制少林派现有的武功之上。
然而少林武学博大精深,但凭萧远山有过人的天赋,又岂能轻易的找出克制达摩所传下的武功之策呢?这一深研就花了萧远山三十年的时间,但是收效甚微,反而束缚了自己原来武功的进步空间,耽误了自己的武功进境。而且欲先克制,先练其功,萧远山还因修习少林绝技,身陷“武学障”积成了一身严重的内伤。相比于萧远山将注意力放在克制少林武功之上,慕容博则是简单的去苦练少林的绝技,而且他贪多务得,将少林绝技尽录副本回燕子坞。
因此他之所练,其实要比萧远山更博,更纯,况且慕容博本来的武功就不低。同是专心苦练,一个是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到攻克克制少林武功的难题上,耽误了自己的武学进境;一个是明白自己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不断地去精进,缩短与顶级高手的差距。这样一停一增,慕容博就凭借这三十年的进境,成功追上了萧远山的水准。这点小说中,也是说得清楚。
年岁匆匆飞逝,这些年来,慕容博、慕容复父子二人博览群籍,武功随时日而长。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四十二章》当然了,慕容博对少林绝技练得更多,他同样避免不了深陷“武学障”,因此他积成的内伤,较之萧远山又更重了。但在他的专注苦练之下,追上了萧远山的水准,却也是事实。所以说,萧远山与他打成平手,也就不意外了。实际上,对于顶级高手而言,到了一定的武学境界,想要再有一个大的飞跃是很难的,不是单有时间苦练就能够实现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力方面可能会愈加深厚和精纯,外功方面就招式只有更精而已。但所谓大的进境,看的是武理上的修为。一般体现在过招能看出与自己水平相当的高手招式上的破绽,然后找出破解之策,亦或是自创出一门别人难以破解的武功。这些又岂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张三丰也要到一百岁,创出“太极功”,才逐渐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以此来看萧远山,在他本来就已是顶级水平的境界上,即使再经三十年的苦练,除了内外功方面更精,也不可能轻易再有大的进境。综上所述,萧远山的武功实力其实没有拉低过,而是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准,只是这三十年的武功进境,不如慕容博那样大,也不可能轻易就有再高的进境和飞跃。因此,三十年前慕容博或许不是他的对手,但三十年后,却能与之打成平手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