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买卖做亏了,没有利润,如果工人预先支付了工资,工人就占了老板的便宜,工人也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产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当然应该承认资本家的管理也是一种劳动)。资本参加生产过程,但并不创造价值,(因为资本本身也是劳动的剩余价值的积累)。所以利润主要来自于工人的劳动,也就是说工人劳动的剩余价值。
当然利润还受更多的因素影响,什么级差地租啊,科技进步啊等等。(现实的中国,很多利润都来自于级差地租,凡是发大财的几乎没有不和土地有关)。如果承认剩余价值论那么利润就主要来自于劳动者剩余价值。如果根本不承认剩余价值论,那就没办法比较二者的关系。不过有一点应该承认,雇佣工人劳动肯定是想赚钱,绝对不是想赔本做公益事业。
阿迪达斯快撑不住了,是什么影响的,耐克却没啥事?
很简单啊,你就告诉我这几年阿迪有什么代表性的产品,只有Yeezy吧,这几年连yeezy的老本都快吃完了,除了女码还需要抢一下外,350 500 700的男码在每次发售时都可以很从容的买到,说明这鞋的市场饱和度已经差不多了,其他休闲鞋除了superstar和Stan smith也没有非常好卖的款,跑步鞋也是只有boost这么一个招牌科技,还说不准哪天就不能用了,篮球鞋更是全线撤下boost,改用新科技light strike和老技术的bounce,足球鞋更夸张,鞋面造型都快懒得换了,不得不说阿迪这几年无论设计 科技 噱头上都落后的太多了。
air Jordan一年的销售额有多少钱?乔丹为什么每年都可拿到1亿美元的分红?
乔丹和耐克,宿命的选择。当年的耐克濒临破产,当年的乔丹贵为探花郎可是却丝毫不受到到当时运动巨头匡威和阿迪达斯的待见。于是两个失意的人走在了一起,为了得到乔丹,耐克公司更是放手一搏,开出了诱人的条件。 耐克诱人的条件为了打动乔丹,耐克公司在1984年的时候,用心良苦的给乔丹制作了一个小视频集锦,当然这只是开端,随后耐克给乔丹开出了一份5年250万美元的天价合同,要知道这份合同和当年功成名就的魔术师和伯德都不会差多少。
最后的一点也就是最关键的,也是耐克最大的诚意,耐克承诺讲以乔丹的形象创建AJ品牌,而乔丹将永久拥有AJ的销售分成。2003年,在乔丹第二次退役后,为了避免乔丹对AJ运营的干涉,乔丹和耐克达成协议,乔丹不再参与AJ的品牌运营和决策,但是耐克每卖出一双AJ球鞋,乔丹可以得到三分之二的利润分红,这也是为什么乔老爷子如今退役了,每天躺在家里都能日进斗金的原因。
AJ一年的销售量AJ一支是很多球迷最为喜欢的品牌,同时,它也是NBA球员最为喜欢的品牌,据悉,18赛季,联盟中一共有50名球员穿着AJ系列球鞋上场比赛。在这些球星的加持下以及AJ的饥渴营销下,AJ一直占据着全球运动品牌市场的不错份额。据悉,AJ公司每年的销售额达到了20多亿美元,乔老爷子自然也就能够赚的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