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也不会让这些女人去往第一线。然而,这些女性辅助人员依旧遭受到了不少恶意攻击。有人给她们取了一个侮辱性的名字“闪电女郎”(blitzm dchen),还有人叫她们“军官的床垫”或“士兵的鞭笞”等等。自愿参战的德国女性们可即便如此,大多数国防女助手都是自愿参加的。并且这些女性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年轻女性居多。
战后统计,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是被征召入伍的。其实这点不难想象,年轻人充满热血,又爱崇拜偶像。“至高无上”的元首希特勒一挥手,无论男女都嗷嗷叫上前线慷慨赴死。为了“德国人民的民族斗争”的胜利,她们愿意付出一切。一位曾为国防军服务3年之久的女性露丝在自己的回忆录写道:“我们所有的志愿者都对德国的胜利充满了兴趣和希望,我们都为国防军充满热情而自豪地工作着。
”另外,则是这些年轻姑娘们的私人原因。活泼且天真的她们向往自由,不愿意嫁入后在家里带孩子,日子一成不变。国防女助手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工作”:可以出国旅行冒险,有漂亮的工作制服,有较高的收入,会遇到帅气迷人的军官,这将是一份难忘的经历。在对德国女辅助员的采访记录中,有一名叫卡若拉的年轻女孩说道,她就是被1940年德国宣传杂志上,一张穿着漂亮制服的迷人信号辅助人员插图所吸引,才决定加入国防女助手。
还有一小部分人,则是为了爱情。她们的男朋友、老公都是在前线参战的战士,她们希望可以和爱人们一起并肩作战。女子辅助部队的军中生活这些自愿参加的年轻女子,对军中的生活待遇充满了幻想,那现实又是否如她们所愿?当然不是。战争不是过家家,战争充满了铁血和残酷。首先,辅助员的待遇是不同的,国内服务和国外差别很大。
国外的辅助员享受军队的福利待遇,而国内的辅助员,却依旧是平民待遇。如国外的辅助员们,往往是分班住在别墅、酒庄、酒店等充公的豪华住所里,并且不像军营那样严格,会让女性自己添加物价,力求做到“有家的氛围”。国内的辅助部队就差了一大截,要么住在自己家,要么住在简朴的兵营或者公共宿舍里。其次,女子辅助部队也要服从军纪。
是的,虽然她们不被承认为女兵,而是军队的随从,但她们依旧得遵守军纪。比如她们在部队里不能抽烟喝酒,不能化妆或者佩戴珠宝,甚至不能看一些乱七八糟的图书。其中有一条:不能与当地男性发生不正当的关系,让人大跌眼镜。因为这严重威胁到德国种族血统的纯正还有外界对德国女性的看法。可在一些事后的采访调查中,不少辅助员们都有特殊的“男性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