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难招工,流水线“留不住人”,但遍地外卖小哥,为什么?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招工问题,而是个社会问题,有许多人把招工难归罪为人口红利消失,呼吁国家放开生育政策,中国真缺人吗?这就是个伪命题,世界上还有比中国人多的吗?印度人口比日本和德国多了多少倍,也没看出来它的人口红利在哪里?工厂招工难是事实,但是并不代表就业人口少,这是两个概念,我们风华正茂的年轻在哪里?就在大街上,在门卫,还有一部分睡在家里。
每天在大街上能看到川流不息的年轻人在送外卖,送快递,做中介,还有许多做保安,还有一部分啃老族过着八旗子弟生活,无所事事,每天睡到自然醒。而我们国之基石的制造业却出现了用工荒,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内因,工厂的待遇低,还有不少是劳务外派工,造成了同工不同酬,这些因素对招工环境都是很负面,再加上电商的兴起,所以年轻人被吸引走了,送快递送外卖也比较辛苦,但是它有个公平公正的环境!能保证多劳多得,勤劳能致富!而在工厂很难做到,同工不同酬,劳务派遣工,这些都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大绊脚石,国之基石~制造业,是关乎国运,人才储备就是重中之重,只有把那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都吸引进来,中国强大的制造业才会有保证。
现在广东、浙江或江苏工厂,普工多少钱一个月?一般的工厂招人吗?
在苏州待了五年,苏州的工厂得看是什么企业,而且不同区域也大不一样。苏州新区以台资工厂居多,底薪一般是1920每个月,而且一般包吃住,宿舍一般每个月收一百多的宿舍费,吃饭有的厂免费有的厂收一部分钱,伙食通常较差!平时每天大概加班两到三个小时,加班费按平时的1.5倍计算,周末通常是全加班,工资按双倍,节假日三倍。
一般都交五险一金,普工到手工资一般3500以上,但是想拿到五千比较困难!比较好的工厂有NGK陶瓷,毅佳电子,国巨电子。如果有力气能吃苦想赚多点可以去勤美达!千万不要去的烂厂就是 达方电子和佳世达,另外所有带硕字的工厂比如华硕名硕最好不要去!坑你没商量!苏州工业园区的底薪通常比较高,比如三星电子的底薪已经三千多了,但是除了台资厂以外都限制加班,通常是做六休一或者上四修二,工资总得算下来跟新区差不多,好处就是休息时间比较稳定。
不像新区一个月通常只休一两天,而且园区所有企业基本都是包吃的,伙食要比新区高好几个档次!不足之处就是园区除了台资厂以外大多数不包住,不过可以找那种打工宿舍,一个月也就二三百!另外园区所有的公司都是强制缴纳五险一金的!园区比较好的公司有 和舰科技(通常只要女的) 博世汽车 三星电子(不是三星半导体或者三星显示器)友达科技,最烂的厂就是绿点科技 明基材料还有可成 可立 可胜 !苏州最不能去的区就是相城区,全是台资小烂厂!去苏州找工作千万别通过小中介,可以直接去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中心或者新区人才市场,虽然那里也都是各家中介机构但是比较正规,在苏州普工找工作是绕不开中介的,因为基本所有企业都是通过中介招人的,找中介直接就找最大的,因为小中介招来人后也是卖给大中介的!另外苏州中介招工除了年后一段时间以外通常会有返费的,一般是干满半个月到一个月除了工资以外会额外奖励几百到上千元不等!如果是通过小中介通常会被克扣!比较靠谱的中介机构园区的有圆才(跟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公司是一家) 博尔杰,新区的可以直接去 飞跃人力,也可以直接到新区医院附近的劳务一条街。
千万别通过蓝酷 英格玛,最他妈黑!还有就是在人才市场找工作千万别去那些外地的企业,比如上海达丰 或者昆山 吴江一代的工厂,那些都是在他们那些地方烂得招不到人了才跑到苏州骗人的工厂!总之在苏州找工作就是别搭理那些小中介,尽量别去做短期工,比如物流 快递公司的日结工,赚不了多少钱还特别累!最近这段时间应该又有很多中介开始招阳澄湖大闸蟹的分拣工了,千万别去,赚不到几个钱的,跟你说一天二百多全是扯犊子!。
很多小型加工厂没有五险一金,一个月也没休息日,工资也不怎么高。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做?
凡是存在的未必合理,但一定能够得到解释。很多小型加工厂没有五险一金,一个月也没有休息日,工资也不高,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干?其实不是愿意干,而是没得选。谁不喜欢有五险一金,收入和工作都稳定的呢。问题在于这样的工作,未必什么样的人都要,中国很多高大上的好企业喜欢对人挑三拣四,拿有色眼镜看人,再加上年龄性别学历等种种歧视,宁愿招不到人也不将就。
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个事实,很多人应聘,常常应聘不上,那些面试屡次被淘汰的,后来都去了哪里?总不能失业在家歇着吧?我们中国劳动人民还是相当苦逼的,没有欧洲那样的高福利,所以所以必须要干着,干到老干到死。那就这样吧,找一家小型五金加工厂,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只要肯吃苦,愿意干愿意学,总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而我们都知道,一流的企业用一流的人才,二流的企业用二流人才,三流的企业可能用不了人才。小型五金加工厂的现状也是如此,在产业链上处于低端制造,利润比较低,也给不了高工资,没有好的待遇就招不来好的技术人才,很多就是老板就是最大的人才,要什么都懂。低端制造利润低,给不了钱,招不来好的人才,好的人才又不愿意去低端制造,久而久之,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这种产业还想怎么办?难道真的是全部淘汰?那那些人的就业怎么安排,不可能都去做金融和互联网啊。所以,很多东西都是不太公平的。没有人天生就想着干着低收入没有休息的工作,只是生活所迫,习惯了忍受下去。再加上老板的小恩小惠和一些画大饼的做法,也只能坚持着干吧,总比那些失业在家,游手好闲,没有收入的人好太多。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