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营销方式太倚重CEO:聚美优品前期最具特色的营销方式是“CEO 娱乐”的自我营销模式,陈欧快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并迅速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创业三年快速跻身B2C电商第一阵营,聚美是仅融资不到一千万美金但走向盈利的公司,在电商行业绝无仅有。CEO当网红做营销带来的效果的确为聚美节省了大笔的广告费,但这也凸显出公司营销方式过于单一的软肋,陈欧必须长期在微博保持高频的曝光度,并与用户持续互动,一旦不互动或少互动,销量可能就出现下滑。
也就是说陈欧将自己与企业绑定,短期利大于弊,但长期弊大于利。一个好的企业,CEO低调、公司的品牌高调才是大道,让企业品牌根植于大众心里才是长远发展的核心。三、假货事件凸显跨境电商的痛点:假货事件有两个更深层次的原因:1、销售模式是根源:由于不少电商,尤其是跨境电商,多以奢侈品售卖为主,而采取的模式为代理制销售模式。
这种模式下,品牌不直接在线销售,电商平台上不少奢侈品其实来自代理商。但代理商的规模和服务质量层次不齐,就更容易产生假货且更具隐蔽性。2,对入驻品牌资质和商品质量把关不严:电商不直接提供产品或服务,而是引入商家或个人进行销售的“驻场制”经营模式,助长了假货泛滥。陈欧在微博上采取也曾正面回应并对审查失误致歉,但却依旧难以避免假货事件的发生。
总的来说,出现假货事件存在着客观原因,包括电商销售模式、“驻场制”经营模式和电商制度不够健全等因素,但企业的主观因素才是关键,思考的态度或许才是根本。这一方面聚美可以借鉴一下之前的腾讯,腾讯曾长期被认为是一家抄袭公司,但后来却演变成一家堪称伟大的公司,其中的玄机值得思考。希望陈欧能够带领聚美渡过难关。
如何评价聚美优品如今市值仅剩当初零头?
谢邀!“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当年聚美优品这一则广告让陈欧俨然成了企业家中的霸道总裁和偶像剧里的高富帅,引得无数妹子神魂颠倒。2014年 5月,是聚美最风光的日子。那天,31岁的陈欧在美国纽交所敲响上市钟声,以发行价22美元发售聚美股票。最高峰时,聚美市值达到56.5亿美元,如今却仅剩4.6亿美元,连当初的零头都不到。
短短4年间,聚美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聚美在创业界一直都属于网红级的存在。陈欧的赢,成在风口,胜在营销。2010年是团购兴起的风口,聚美恰好踩上了。成立不到一年,就创下了1.5亿的销售额。14年,互联网电商的竞争空前激烈。那个时候,刘强东的京东还没上市,红了半边天的凡客诚品也在股市外徘徊,而聚美优品却赶着第一名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赴美上市的垂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