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神奇了!事后,我问奶奶,当时有什么感觉,奶奶说:就感觉当时像有很多蚂蚁在头上和脖子上爬行。这不就是书上说的“气感”吗?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也对传统医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那以后我就拜了他老人家为师,每年寒暑假断断续续地学起了中医针灸推拿,大学自然也是报考的中医药大学了。看到这里,很多朋友会问了,你这不是自学中医啊,明明是有师父知道,又去读了科班,怎么叫“自学”呢?接下来,我说说的这近二十年的感受吧。
我是先有了对医学的兴趣,然后自学了《黄帝内经》,再拜师学习了中医的外治法,对于经络,穴位,整体观念,包括气的概念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才开始学习处方的,但是我发现上了大学以后,越学越糊涂,越学越迷茫,大学的课本就像百家争鸣一样,每一种理论,每一种辩证方法都告诉你了,但是到了临床中,你不知道如何去用,也不知道这个患者到底该用八钢辩证,还是脏腑辩证,或者是气血营卫?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相信,很多的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进入临床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困惑。
这里说说我看法,我是在还没上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在帮师父接诊了,虽然用的是针灸,但也得辩证啊,我师傅就告诉了我两个字——“阴阳”。让我自己去悟!也幸亏我之前有过《内经》的底子,对于阴阳有了一定的认识,就这样边实践,边总结。才有了自己的临床体系,等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开始接触中药和处方,我也始终围绕着自己的框架去理解。
不怕大家笑话,大学的课本,我基本都没认真去学。干嘛呢?我又去找了一位叫我处方的师父,大家不要一位找了一位师父,他就会手把手教你了。只能说你想多了,我的师父就给了我一个任务——先背书。背什么呢?背《神农本草经》。等背会了以后,接着就开始背《伤寒杂病论》期间不要问,背完了以后,不懂的地方,老师集中解答。后来发现回过头来再读《内经》,每次都有新的认识。
我就是这样一步步地走到现在。看到评论区有很多朋友有不同的学习路径和方法,我这里讲的是我自己的学习经过,虽然有老师指点,但是也是基本靠自己自学。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嘛。自学的方法有很多,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个我认识的同行的学习路径(人家的临床水平也很高的),他基本也是自学的,他听人说只要背会了《医宗金鉴》,就可以当一名出色的中医了,他信了,也是这样去实践了,结果是他也确实成功了。
如何加盟一家连锁超市?
加盟本地有影响力的超市在开业之初对销售是有帮助的,但后期经营还是靠自己,如果只是给个品牌授权费,就是说不用多少钱的话可以加盟,如果要很多钱,一定要慎重,他们给你提供的服务一定要写进合同里,然后分几次付款,就是说他们承诺的做到了你再付款,20万以后返还的事就别信了,他都想出这样的方法圈钱了,个人感觉他们资金上应该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