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李白穿越到现在的北,上,广,估计住房会成问题,即使他打唐朝背来一口袋银两,也不见得能买下立足之地。况且唐朝的银两属于文物,很有被没收的归为国有的可能。找朋友借钱买房吗?然而他去哪儿再找岑夫子,丹丘生那样的铁哥们了?即使有,那么他们的夫人也会给他白眼儿瞧的。还像在穿越之前那样让朋友卖自己的宝马,卖夫人的美服供他喝酒吗?即使他对朋友说,我现在居无定所,想买一居一室聊以安身,说的可怜兮兮,那朋友也是要惧怕夫人的脸色的,即使不惧怕,也可能让夫人去扮黑脸的。
李白如果还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那么不一定有人信了。千金怎么复来?时代不同了,诗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靠写诗致富是天方夜谭。靠空手套白狼吗?那得有一定的社会条件的。然而他李白现在有吗?就他那”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傲慢,就他那敢当皇帝面请贵妃为之砚墨,叫常待为之脱靴的狂妄,谁还敢提拔他呀?谁提拔他,谁倒霉,当然最终倒霉的会是他李白自已。
也许哪一天李白喝得酩酊大醉,想起穿越过来后的艰难境况,举起酒杯对着天上的月亮思念起唐朝时的幸福时光了,于是乎灵感降临,于是乎诗兴大发。于是乎又一传世大作诞生于他的笔下。但要防范被谁抄袭或篡改喽,写上他人的名字发表在知名度极高的刊物上。如若果真被抄袭,篡改,那么李白穿越千年只不过是给人做了件嫁衣而已。估计李白会再次的醉倒,估计醉倒后灵感全无,再不会有写诗的冲动了。
社会中最令人担忧的不是道德沦丧而是无知,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我觉得无知比道德论丧好,如果有两人发生了矛盾,一个人骂另一个人无知,这个人虽然难以接受,但不会引起多大的风波,或者说那个人会回答你:就算我是无知,你又怎样呢?但如果是骂他道德沦丧,肯定这个人要找你理论,会反驳你我道德沦丧在哪里?说明是不愿意接受的,因为听起來比说他无知更恶心更刺耳。所谓无知,就是说一个人无知识、没文化,不知道好与孬,分不清是与非、对与错,满脑子糊涂,做事愚蠢可笑不计后果等等,但至少他还不至于无可救药,其主观愿望从本质上不是都很坏。
而道德沦丧的人比无知的人严重得多,从思想认识到行动及后果都是社会及正义的人们难以接受的,不但从道义上通不过,同时在法律上也是通不过的。所述两者既有概念的不同,往往在实质上也有区别。道德沦丧之人不一定仅是无知;无知之人不一定是道德沦丧,在这里我就不去举例阐述了。道德沦丧是有意识的,对社会,对国家危害也极大,而一般说的无知往往是无意识的,比如一个人好心办了错事,人们会说他无知,不会说他道德沦丧,在对社会及国家的危害就不一定有那么严重,所以我们在对待两者问题时,必须严格区分两者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