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当其他人询问的时候,朱常浩始终不愿承认,还说这点钱不够使用,自己买衣服帽子都还差钱。明面上看,瑞王殿下和他的父亲一样,都是贪财性格。其实,这是朱常浩故意为之,借机发泄不满。和三哥朱常洵近六十万两的大婚费用相比,自己的婚礼费用差别太大,而封地汉中府偏远贫瘠,与福王富庶繁华的藩地洛阳,更是不能相比。朱常浩心中不平,所以才有拼命攒钱,故意装穷的举动。
......年已二十有五,尚末选婚。群臣交章言,率不报,而日索部帑为婚费,赢十八万,藏宫中,且言冠服不能备。---《明史--明史·卷一百二十·列传第八》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八月,一个月中,朱常浩的父亲明神宗朱翊钧和大哥明光宗朱常洛先后去世,侄子朱由校继位,即天启帝。当时外有后金叛乱、内有党争纷纷,所以天启帝顾不上几个尚未就藩的叔叔,一直没有让他们前往藩国。
朱常浩也因此住在京师,迟迟不能前往汉中藩地。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天启帝因落水而生病,导致不治驾崩,其弟朱由检继位,即崇祯帝。崇祯帝一继位,就让诸叔前往封国就藩,以减轻供养压力。自封王起,历经二十六年等待,已经三十六岁的瑞王朱常浩才终于得以之国,前往藩地陕西汉中府。抵达汉中后,朱常浩倒是没有大肆搜刮、大兴土木,以满足个人私欲。
相反,因为他从小研习佛法,心性平和,所以还曾经减少自己的衣食住行标准,节省下余钱,修建了一些佛寺庙宇,礼佛祈福;同时,在年节庆典时于瑞王府大办宴席,请汉中四乡里外年纪大品德好的父老前来赴宴,并按人赐予食物,用于他们带回家与家人一同享用。另外,朱常浩还主持改造了汉中城内引排水设施,修建了饮马池,使得汉中城内消除内涝之苦。
因此,瑞王在汉中名声尚好,相对于其他大多数横征暴敛、搜刮地方的宗室(尤其是他那个三哥福王朱常洵),已经算很难得的了。朱常浩在汉中也留下了“不迩声色,洁己爱人、有贤王称”的赞誉。崇祯七年(1634年),陕西农民义军纷起,四面攻打官府大城。汉中府位于陕南,距离农民军活动区域很近,朱常浩恐惧农民军南下攻打汉中,坐立不安,给侄子崇祯帝上疏求援:“臣在万山绝谷中,贼四面至,覆亡无日。
臣肺腑至亲,藩封最僻,而于寇盗之迫,惟陛下哀怜。”但是此时的大明朝廷内外交困,千疮百孔,崇祯帝虽然有心援救叔父,也没有能力再派出援军前往汉中,只能致书慰问,以安其心。好在农民军因前往他处,没有进攻汉中,朱常浩才躲过一劫,暂时平安。崇祯十六年(1643年)七月,李自成起义军已经席卷半壁江山,从河南、湖北向西进攻老家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