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存废的看法当初《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初衷是为了保持企业用工的灵活性,让企业不再使用正式员工进行临时辅助和替代岗位,减少员工数量,为企业提高效率创造条件。这应该是我国所有企业的主要用工形式,企业绝大多数职工都应该这样用工。
如何做企业用工风险防范?
任何一个企业,都在考虑如何降低成本,如何降低风险,在用工方面着手去控制成本,我接触的企业都是这样做的,从工人的模块去控制成本,有利有弊,运作好了利大于弊,运作不好不但无法控制成本,并且能提高不少成本,下面说说我的看法。1是否有完善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工人来说,具有带入性,企业的方向目标规划团建各种活动会给员工带入归属感,员工有了归属感,就不会轻易辞职,更不容易出现难管理的现象,人是一种思维性很强的动物,人之初,性本善,有归属感才能心里踏实,才能用心工作,才能给企业带来财富。
2是否有优良的留人政策任何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员工流失率,那么这个流失率是大是小,流失率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个企业是最清楚的,能让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员工,对企业失去信心,这是多少讽刺的一件事,老员工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不管从任何角度讲,都比一个新入职的员工强太多,因为工作是需要熟悉,需要能力,需要客户维护,我不认为一个新员工可以在几天甚至一个月内适应公司的发展策略,规划目标,企业的隐患性问题,及客户的维护及信任问题。
老员工的价值大于新员工的价值,前提是老员工上进心存在的情况下,如果老员工没有上进心,那么企业也会原地踏步。3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一个企业的产品,所发展的市场需求是多少,根据自己打开的市场需求量,去规划用多少工人,能够完成多少事,当目前市场需求稳定的情况下可以稳定企业团队,不稳定的时候可以拓展其它市场,人才是根本,能打开一个地方市场,就能打开其它地方的市场,保住需求量,稳定发展。
2019年企业单位,如何降低用工成本和社保交费?
2019年,让不少企业最担心的事,是社会保险费征缴移交税务以后,可能带来的要按照工资总额申报社会保险费基数。事实还是证明担心是多余的。2018年底,各地的国家税务局纷纷出台通知,明确社保移交税务的计划。山东北京等一些地区,直接企业社保的征缴不移交了,只移交居民社保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保。河北等一些省市,虽然实现了移交,但通知中很明确,继续由社会保险经办部门核定社保缴费基数。
其余的税务部门不管。所以,实际上不仅没等来坏消息,又等来了好消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准备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降低至16%,对于各地现在普遍是1920%的缴费比例,相当于下降了1/5,据说能降低企业社会保险费负担7000亿元。同时还明确不得自行对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剿,确保小微企业社保费负担有实质性的下降。
有些企业通过劳务派遣方式招工而减少五险一金支出,这是怎么回事?这种减少支出的方式是否应该被淘汰呢?
题主的问题是有些企业通过劳务派遣方式招工而减少五险一金支出,这是怎么回事?这种减少支出的方式是否应该被淘汰呢?一企业招工的正常形式不论什么类型的企业用工,应该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一经正式用工,就要与职工本人直接签定劳动合同,商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正常支付工资。并遵守法律规定,主动给职工交纳五险一金。
这应该是我国所有企业的主要用工形式,企业绝大多数职工都应该这样用工。二。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我国《劳动合同法》仅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作了原则性规定。这种形式一经出现,就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2013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起草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从2014年3月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