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个极大的误解,并不是说这种中产的生活方式有什么错误,而关键还是你实现这种生活方式的收入来源是什么。如果你用主动收入去满足这种生活方式,你会一生贫困。很多人为了成为所谓的中产,就拼命的模仿这种生活方式,这样立刻就加大了支出,他就无法完成原始的资本积累,也就无法通过资本来获取被动收入,实现财务自由就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情。
这有多重要呢?打个比方:二个人同样一年赚50万,A为了面子,贷款买了一部40万汽车,三年还贷款总支出60万。每个月还需要为这部车支付各种费用:保险,修理费,保养费,交通罚款,油费停车费等等,平均一个月3000元。当第五年的时候,A总共为这部车支出了78万,但是这部车到时候只值15万左右,也就是说他亏损了63万,但这还没有结束。
假设另外一个人B同样年入50万,但是他明白克制消费,积累原始资本的重要性,他只买了一部10万元的二手车,每个月各种费用1600元,5年后这部车还可以卖4万元,那么他5年为这部车支出了15.6万,比A少支出了47.4万。而如果他找到一个年化收益15%的理财产品,5年翻一番,节省下来的钱会变成94.8万,如果再过5年,会变成189.6万,也就是说在他们30岁的时候,一个买车的不同决定让他们之间的财富在5年后相差94.8万,在10年后相差189.6万。
这还只是一部车,而如果有强烈的消费欲望,A会把手里的钱全部花掉,最终到无法获得主动收入的时候陷入到贫困之中。如果B每个月控制消费在1.5万以内,意思是说每个年能留下32万元,十年320万,在这10年中如果每年获得15%的收益,这笔钱将变成900万以上,而这笔钱产生的收益每年将达到100万以上,他就完全实现了财务自由。
这就是差别。我们应该先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在通过资本利得去实现这种生活方式,那么就是享受生活,而不是一边赚钱,一边去大量的消费。现在网络上到处都说要对自己好一点,这其实是一个陷阱,是商家鼓励你消费,为的是不断掏空你口袋。如果我们一边拼命赚钱,一边拼命花钱,甚至月光族,那么财务自由就是不可能的,而且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是折磨。
财富管理公司一百万起收益9%的固收理财,这样靠谱吗?
这个问题问的太简单了,好像对不住这100万啊!去年春节回老家,到农村走亲戚,农村的亲戚都知道P2P,年化10%的收益,感觉好像家常便饭,一点风险意识都没有。今年有的平台倒闭,投的钱打水漂了,但是后悔却来不及了。现在固定收益达到9%的投资方式,我知道的就只有两种,一种是信托产品,另一种是P2P产品,其中信托的投资门槛一般是100万,P2P投资门槛很低,一般是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