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一句诗: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真要出现学了一半才发现学不下去了,连补课班爱钱如命的老师都不好意思收你家孩子的钱的情况,那么,你就果断停下来,花时间去把老叶故事会里关于新概念英语的文章,一篇篇读,一篇篇点赞。然后再按照本文上述说法,重新开始。补课班老师的钱,你花得太糟心!这个学习方法,我们来命一个名,就叫“孔雀东南飞”,如何?关注我吧,请随手点赞!。
每天涨粉3,5个,有时候一两天都没有变化,你们有这样的情况吗?怎么办?
涨粉掉粉很正常, 每天涨3到5个就算不错了,我有时一天都不涨一个粉。要想保持涨粉的速度,一是你要多出优质作品,只有好的作品才能引起粉丝的注意,才去加你。二是有时忙顾不上出作品,也可以抽出一两分钟回答头条平台给你推荐的问题,我觉得头条推荐的问题有时就是在帮你涮存在感,从而引起粉丝的注意。三是要抽时间与粉丝互动,中国有句古话叫“来而不往非君子”,你给 加关注,点赞,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法回报你。
《舌尖3》播出后,四川泡菜遭吐槽,调料放太多。你认为四川泡菜的魅力在哪里?
《舌尖3》一播出就上了热搜,果然还是没让电视机前守候的观众失望,但真正戳中四川人G点的还是兰明路那坛泡菜。从选泡菜坛、祭坛神到买菜,这个过程还是受到了不少争议,到底有没有bug?连家里面的老年人都说各家有各家的做法,说不清楚。所以,接下来更哥还是要进(bu)行(fu)下(ze)科普,仅供参考:都说泡菜还是要用陶土坛,因为陶罐表面粗糙有孔隙,可以附着乳酸菌,而且陶土烧制的泡菜坛子透气性好,及时长时间浸泡,蔬菜也爽口清脆。
一万个成都人有一万种泡菜水,而每一坛泡菜最重要的还是那一勺老泡菜水,四川人把它称为母水,还是屋头的“传家宝”。晾晒好的新鲜蔬菜泡菜均匀放入泡菜坛,倒入盐水,把红辣椒、青花椒、八角、桂皮、生姜、冰糖,白酒等各种原料按比例放入,再加入一碗母水,就成了一坛新的泡菜水。泡菜可以区分为洗澡泡菜和调料泡菜。洗澡泡菜就像洗个澡一样,只泡很短的时间,通常头一天泡,第二天就能吃,味道脆嫩鲜香。
调料泡菜,也就是传说中的老泡菜,泡制时间相比之下会更长,有的甚至长达几个月,味道较酸较咸。四川人的泡菜坛子里一定泡了一些青菜在其中,不当“洗澡泡菜”来泡,而是打算泡成老酸菜,万一哪天想吃酸菜鱼了,捞起来切一下就可以下锅了。这些青菜大概家家都差不多,不外乎就是藠头、老萝卜、海椒、老姜这些。虽然说四川泡菜几乎无所不泡,但很少有人把陈年泡菜坛和时令的洗澡泡菜坛严格区分开来,但菜绝对要按季节来泡,估算到日子捞起来。
春夏泡豇豆、仔姜、莲花白,于是就造就了三伏天下饭神器------烂肉豇豆。秋冬泡红萝卜皮皮、儿菜脑壳,连萝卜缨缨都不放过。四川泡菜不仅可以泡素菜,还可以整肉。泡椒凤爪,猪耳朵,猪蹄,如今已经是名闻天下。但泡凤爪之类的荤菜要单独制作盐水,要是遇到能给你做这些的男人,就嫁了吧,毕竟用冷水冲洗鸡爪爪的胶质层,就至少需要半个小时以上。
几乎每一家饭店都能听到有人扯着嗓子喊着:“小妹儿,再添一个菜!就加份泡菜嘛!”大概也就只有四川,泡菜才能正儿八经地被称为“菜”,切好淋上红油,就能端上桌。当然还有坛子里随时待命的老泡菜,一不小心就成了酸菜鱼、泡椒腰花、烂肉豇豆、酸萝卜老鸭汤……兰明路说了一句话特别有意思:“每一家的泡菜都不一个味道。好吃的家庭永远好吃,而难吃的家庭永远都是那么难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