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于固伦和孝公主并没有多大帮助,她既无儿女可寄托为人母之情,又无夫君可依靠,只有孤零零的一个人活在和府,白天,沉思往事立残阳,可怜无尽思;入夜,薄衾孤枕,梦回人静泪双流。孤苦无依的固伦和孝公主在寂寞中忧郁中生病,那时道光帝派太医医治,还多次拜人去探望,最终太医也拉不住固伦和孝公主,道光三年,公主去世,终年49岁。
死后光绪帝还亲自前往祭拜,而且一切按官家礼制办理,派广泰在和府协理,这也算是固伦和孝公主又一殊荣。曾经那个爱骑马爱射箭,乾隆皇帝曾戏说想立为储君的传奇女儿,终究难逃孤独终老的凄凉结局,未能如乾隆皇帝所愿。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
历史上有没有人品道德特别坏但却留下好名声的,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谁?
“诗词生活日记”对文史领域感兴趣,第一个想到的人是唐代诗人、儒客名士宋之问。先说说他留下的好名声。他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佳作名句也有可观。如,诉友情句:"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枯幽幽吟劲风。此情不向俗人说,爱而不见恨无穷。"喻高洁句:"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思征夫句;"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向津。
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城都卖卜人。"表离别:"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绘胜景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皆清新坦易,抒情真挚,畅美如画。留下了优秀的作品,如《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题大庾岭北驿》、《度大庾岭》等。再说说他品道德特别坏。1、代笔捉刀的束囿,志向理想的低浅。
他的诗文不少是歌颂功德、粉饰太平、浮华空泛之作。2、因诗杀人。作为文人,宋之问也因其低劣的人品而遭人唾弃。不仅表现在其对待政治趋炎附势的态度上,也表现在一桩广为流传的命案上。自古凡是文人都爱好文字,一日宋之问见其外甥刘希夷的一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颇有妙处,便想占为己有,刘希夷不从,宋之问于是用装土的袋子将刘希夷压死,被称作"因诗杀人"。
3、官场上媚附,见风使舵。先媚附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后张易之被杀,逃回洛阳。景龙中,迁考功员外郎,谄事太平公主,故见用。及安乐公主权盛,复往谐结。中宗崩,睿宗即位,认为他依附张易之,投靠武三思,屡不悔改,便将他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赐死于徙所。4、卖友求荣。唐中宗神龙元年,太子李显复位,深得武则天宠爱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被杀,宋之问作为张氏兄弟的党羽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参军。
没过多长时间,他难以忍受岭南蛮荒之地的生活,竟然瞒着朝廷,偷偷逃回了洛阳,藏匿于好友张仲之家中。当时虽然武则天已死,但武姓残余势力仍在,武三思等人依然声势显赫,包括张仲之在内的一些朝廷大臣对此愤恨不已。一天,张仲之正与人密谋杀掉武三思,宋之问听到后立即派侄子前去告发,结果张仲之全家被杀。宋之问卖友求荣,依附武三思,不但其擅自逃回洛阳一事没有被追究,反而被提拔为鸿胪主簿,后又改任考功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