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贪点就贪点,老百姓苦点就苦点,只要不造反就行。对于嘉靖帝来说,也不是绝对的不管,不上朝不等于不过问、干预朝政。嘉靖帝总不上朝,大理寺评事雒于仁就憋不住了,给嘉靖帝上了一本,说你总不上朝不是个事吧。嘉靖帝看了奏折,心想你唠叨个啥呢,烦不烦哦。于是就很客气地让首辅大臣申行时安排他辞职了。这足以说明嘉靖帝不上朝并不是不理朝政,就像现在网上教学,不开学并不等于不上课,嘉靖帝还真有点穿越的意味。
同时,东西厂和锦衣卫那些伙计可不是吃干饭的,越是这种情况,干得越起劲,这是一道很好的防护墙。尽管有许多胡作非为的情况,但保障了大明朝政权的存在。嘉靖帝二十几年不上朝,看起来很奇葩,但他有两个很突出的特点:一是跟他父亲一样很喜欢读圣贤之书,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从中很可能悟到了很玄奥的治国之道和驾驭朝臣的能力。
二是他除了父母谁都不爱,是个十足的孝子。在其统治四十五年中,杀大臣杀言官,毫不留情,连后宫中都到处弥漫着他的强横。作为帝王,还记得杀人,就不能说不理朝政,杀人也算是一种很直接、有效的统治手段。因此,嘉靖帝不上朝并没有绝对放弃朝政,还一直把大权控制在手中。或许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壬寅宫变“被一群宫女几乎勒死,害怕再上朝时被大臣们群殴,躲在西苑,遥控朝政,也许是他的一种策略。
和珅死后,下嫁给和珅儿子的固伦公主结局如何?
固伦和孝公主是乾隆皇帝的幺女,父母爱幺儿,乾隆皇帝也十分宠爱这个最小的女儿,在和孝公主十三岁时便破格封为固伦和孝公主(这是皇后嫡出的女儿才有的殊荣)。十六岁下嫁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这名字也是乾隆赐的,意为福禄兴旺),其实乾隆的目的是想让这个最疼爱的女儿嫁一个能让他一辈子幸福的郎君。那么乾隆的美好愿望实现了吗?和珅死后,下嫁给和珅儿子的固伦公主结局如何?乾隆为女儿着想当时嫁给权倾朝野的和珅家,确实能过上富足的生活,隔三差五还能进皇宫见父皇,而且乾隆在世时固伦和孝公主的日子过得也十分舒心,上有公公和珅的关怀,下有夫君的疼爱陪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幸福去得太突然了。有书君不得不说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乾隆皇帝的如意算盘落空了,这场政治联姻,终因他的驾崩,他儿子嘉庆清算和珅而受到牵连和影响。一、公公被杀,丈夫被贬,美好生活终折翅嘉庆四年,嘉庆皇帝在父皇驾崩后一周,便在乾隆灵柩前动手逮住了和坤,一并抄了家。虽然固伦和孝公主尽最大努力,求皇帝哥哥嘉庆保全和家,但朕意已决,和珅被赐白绫,保以全尸,丰绅殷德降职降级,不被重用,和珅贪来的钱财尽数充实了嘉庆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