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纱旗袍是传统的手工业,并不是一个依赖于生产线的标准化流程的生产过程。所以它的难度在于艰苦的染整重体力劳动,也在于一些环节处理的难度,带着手工艺技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南海番禺顺德河泥无污染,含铁丰富。薯莨是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的地下茎,形似芋头,外表紫黑色,内部棕红色。
有些衣服的吊牌标有服装用料为香云纱,香云纱的成份是什么?是由什么材料组成?
香云纱,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特产,本名莨lng纱,由于莨纱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之后,走起路来会沙沙作响,所以一开始被叫作响云纱,后来人们根据谐音又称之为香云纱。它是真丝的一种,用真丝坯布拷莨而成,按真丝面料的成份(交织和百分百)不同,分为莨绸和莨纱,染整工艺流程包括浸莨水,晾晒洒莨水封茛水煮练卷绸过泥洗涤晒干摊雾拉幅整装等十多道工序,前后历时15天。
香云纱在14道工序的染色过程中,只采用天然植物薯莨的汁液和含有高价铁离子的河涌泥,不含任何化学助染剂,也不产生污染环境的有害废料,因此香云纱具有如下特点。1.凉爽宜人易洗快干色深耐脏不沾皮肤轻薄而不易折皱柔软而富有身骨的特点。穿着滑爽凉快除菌驱虫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的特点,因穿着后涂层慢慢脱落露出褐黄色的底色过去被形态的称为软黄金。
香云纱是一种什么布料?为什么那么贵?
香云纱,亦称莨纱,是岭南地区一种古老的手工织造和植物染整的特色面料,以桑蚕土丝为原料,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历史百余年。2008年,香云纱染整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莨纱坯布采用扭眼通花的纱罗织造工艺织成,面料隐含规则的小提花,轻薄通透,其成品就是香云纱,传说中世上最凉爽的面料就是它了。香云纱的加工称为晒莨。
晒莨晒莨业是重体力劳动,又要求熟练和耐心,2015年,广东全境从事晒莨加工的工人不到200人。这其中,有经验的老师傅凤毛麟角。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莨纱在1975年已经基本停止生产,到80年代,莨纱绸彻底从公众视野消失。莨纱绸断代期间,工人都遣散回家务农,二十年多后,当他们重新回到晒莨场,即使当中最年轻的,也是到了50岁左右知天命的年龄。
如今的广东,经济高度发达,做苦工的晒莨业回报并不高,根本无法吸引当地人。除了年轻时从事过晒莨的老师傅,传承这门手艺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危机的晒莨业在广东的晒莨场,和50多岁的陈老板闲话家常,他说孩子们都有很好的工作,没有人对他的晒莨场感兴趣。经营者尚且如此,更遑论技术工人。如今到晒莨场务工的工人多来自不发达地区,由工头带领着,候鸟一样,有钱赚就来,没有就去别处打工。
2000年前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大热,借着这股东风,晒莨场也逐渐多了起来,随后产品滞销,晒莨场倒闭,2015年十月,探访广东番禺的晒莨场之后,阿峰带我去吃当地的焖鸡,农场很大,草地平整,水面清净,焖鸡美味。阿峰告诉我,这只鸡生长的地方和我们脚下的土地,原本也是一片晒莨场。香云纱制成的旗袍晒莨业是传统手工业,不是有标准化流程靠生产线来完成的生产工艺,所以它的难是辛劳染整的重体力劳动的难,也是手工业技艺传承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感觉来处理某些环节的难。
所以,懂得香云纱的人,会接受它偶尔的染色不均包括透莨,把这些当做手工产品的特色来接受。原料晒莨业的原材料除了真丝坯布,还有薯莨和河泥。薯莨是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长在地下的茎块,形似芋头,外表呈紫黑色,内为棕红色。主要产于两广湖南浙江,以广东肇庆绿步广西龙州一带品质为佳。块茎主要含有单宁物质。将薯莨块茎经粉碎榨取汁液用于晒莨。
南海番禺顺德河泥无污染,含铁丰富。在日光浴场有两个标准的日光浴场和河流。晾晒面积根据晾晒场的规模而定,表面平整,底部有泥土,铺上细沙,种植草皮。草应种植当地草种俗称地老鼠。地鼠结实耐用。将蚕丝放在草皮上晒毛茛,既能保持蚕丝的清洁,又能使蚕丝在高温暴晒下有一定的湿度,便于充分吸收薯莨的水分,从而达到成品柔软有光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