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繁殖都教了,那就是管理了,这个好管理1,除草,记得每月除一次,也不可过勤除,反而不利用得湿。2,排水,何首乌要保持土壤湿润,以于成活,地下块根生长,但雨后防止积水过长即可。3,追肥,一般非大田栽培的,随山缘而栽者不须施肥,大田的需追土杂肥。4,设立支柱,首乌第二年后藤曼特多而长,最好每穴处竖一竹竿,使藤蔓向上发长,并摘去下部分叶子,以利通风透光,利于地下块根增产。
蚧壳虫怎样彻底消灭?
大家好我是老王。在农业生产中有很多的病虫害发生,但是对于农民朋友来说,有一种害虫是农民朋友的心头之恨,那就是蚧壳虫。为何蚧壳虫如此招人恨?关键在于其身上披了一层厚厚的“盔甲”,通过药剂很难灭杀。同时介壳虫对作物的危害很大,导致作物生长衰弱甚至死亡,并且会引发其他的病害发生。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对蚧壳虫进行防治呢?答案是有的。
其实防治介壳虫,我们要从它的生长习性着手,就能很好的进行灭杀。下面老王就为大家讲一下关于介壳虫的防治问题,供各位朋友参考。认识蚧壳虫蚧壳虫又叫介壳虫,为同翅目害虫。它身上具有蜡腺可以分泌蜡状物质到体外,从而在体表形成蜡质蚧壳,名字由此而来。蚧壳虫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年能够繁殖2-7代不等,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与成虫的区别不大)。
雌虫没有翅膀,脚和独角都已退化无法移动,雄虫则有一对柔软的翅膀能短距离飞翔,脚和触角发达,无论雌雄均有刺吸式口器。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蚧壳虫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卵孵化为若虫之后,若虫具有一定的移动性,可以短时间的移动在树体间转移。一旦若虫羽化为成虫,背部的鞘翅板就开始分泌蜡质层,将身体全部包裹进去,终生寄居在树体上靠刺吸汁液为食。
常见的介壳虫有以下几种。梨圆蚧一年发生三代,二龄若虫和少数受精雌虫在果树枝干上越冬,每年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6月上中旬孵化若虫,第二代在7月下旬到9月上旬,第三代在9月到11月上旬,世代发生不整齐。它主要危害桃树、梨树、葡萄、苹果等,当寄生在果树的枝干上之后,通过汲取果树的汁液,导致果树枝干皮层木栓化和韧皮部组织的死亡,引起果树生长迟缓、落叶甚至枝干死亡的现象。
桑盾蚧桑盾蚧也叫做桑白蚧,每年发生两代,以第二代受精雌虫在枝条上越冬,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第一代若虫孵化期为5月中旬,第二代若虫孵化期为7月底。主要危害桃树、苹果、梨树等,其中以桃树发生危害较重。桑白蚧大量附着在果树枝干上汲取果树汁液,导致枝条表面凸凹不平,造成树势衰弱严重情况下果树死亡。朝鲜球坚蜡蚧朝鲜球坚蜡蚧也叫做桃球坚蚧、杏球坚蚧,每年发生一代,以二龄幼虫在枝条上越冬,来年3月上中旬开始活动,5月上旬雌虫开始产卵,5月中旬为若虫孵化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