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时,没出菇,也很正常,菌棒转色还没全部完成,但从菌膜颜色应该能预判出,出菇产量和质量。【3】转色期结束已经10天,还没有现蕾、出菇。如果是这种状况,那就是一定有问题了,不出菇一般是以下几种原因引起。①品种选择错误。▪香菇按生长温度划分,可分为高温品种、中温品种和低温品种。▪高温品种,适宜的出菇温度是15~25℃。
中温品种适宜的出菇温度是7~20℃。低温品种适宜的出菇温度是5~15℃。▪不管是哪种品种,子实体形成时,需要有10℃左右的温差刺激。如果你冬季种植,选择了高温品种,或者春季种植选用了低温品种,都会造成温度的不适宜,出现不出菇的现象。★解决办法:▪停止出菇,做好管理,等待季节到来,温度适宜时出菇。▪立即安装增温或降温降温设备,人为控制温度,使温度达②湿度不适合子实体形成。
湿度既包括菌棒培养料的含水量,也包括种植场所的空间相对湿度。A,菌棒培养料的含水量。香菇的出菇期菌棒培养料含水量在45~65%之间。最适宜湿度是60%。▪菌棒培养料含水量低于45%,菌棒过干,菌丝体因缺水,活力受到影响,活跃度不够,生长受阻,原基不能形成,也就不能现蕾,形成子实体,也就不出菇。▪菌棒培养料含水量高于65%,菌棒湿度过大,等同于菌丝浸泡在水中,养成菌丝生长环境缺氧,呼吸困难,失去充分的活跃度,生长不良,同样不能形成原基,也不能现蕾,更不能形成子实体,造成不出菇。
★解决办法:▪菌棒过干,要对菌棒采取浸泡、压力注水、喷水的办法。浸泡对菌丝有伤害,喷水效果较慢。提倡压力注水,注水还可以增加菌棒内温差,刺激菌丝体的原基形成,利于迅速现蕾、出菇。▪菌棒过湿,要采取加大通风,增强空气流通速度,利用蒸腾作用,使菌棒快速失水,达到要求含水量。施行时要注意观察和检测,避免菌棒失水过多,再形成干棒。
B,种植场所的空间相对湿度。香菇的出菇期,要求空间的相对湿度在85~90%之间,这个湿度最适宜子实体形成和生长。▪空间相对湿度低于50%时,使菌棒表层菌丝形成干化层,不能形成原料、现蕾。▪空间相对湿度高于95%,且持续时间较长,水汽包裹菌棒,菌棒表层菌丝缺氧,呼吸不畅,也不能形成原基,更不能形成子实体,从而不出菇。
★解决办法:▪空间相对湿度过低,对空间喷水加湿,同时在保证空间氧气含量的同时,减少通风,保持空间湿度达到要求。▪空间相对湿度过高,应采取强制通风方法,使空间失水,达到要求。③培养料的PH值不适应香菇生长。▪香菇喜欢在酸性的基质上生长。▪香菇的发育过程中,菌丝体在培养料PH值3~7之间均能生长,最适宜的PH值区间是4~6,PH值超过8,菌丝停止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