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的概念被现代汉服运动所强调。对中国历史上的非汉族服饰采取排斥态度,否定元朝和清朝的服饰,无异于把元朝和清朝从中国历史上删除。其实这个汉族和现在的汉族不一样,对少数民族是兼收并蓄的。汉服不是汉朝的服饰,而是指明朝以前汉族所穿的服饰,包括古代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时期的服饰,不包括历史上少数民族的服饰,以及元、清时期蒙古族满族所营造的服饰。
汉服是汉代服装还汉族服装?汉代服装也有布衣黔首和峨冠博带贵族服装之别吗?
易系辞传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由上述可见,三皇五帝以后,华夏文明已经逐步发展成礼仪之邦,自天子以下,有严格的服饰等级规范,诸侯士庶人草民囚犯都必须按规矩着装,汉服只是历代服饰的延续发展,同春秋战国秦服饰一脉相承,因此肯定是华夏民族服饰即汉族服饰,而且秉承了周代的礼仪制度,服装也按等级划分不能乱穿衣,贵族与布衣在衣着上有严格的等级区别!夏代服饰图片来自网络!。
汉服是汉朝的服饰还是汉族人民的服饰?
汉服不是汉代服饰,指的是明代以前含明代的汉民族所穿的服饰,包括上古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的服饰,不含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服饰,以及元清由蒙古满族建朝的服饰。汉服的名称古已有之,新唐书卷二百二十有云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惟以朝霞缠,馀尚同汉服。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亦有诸国使人,大辽大使顶金冠,后檐尖大,如大莲叶,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带,如汉服。
但是历史上很少说汉服这个名称,对于中国服饰通常称为中国传统服饰,华夏衣冠,简称华服。汉服的概念是现代汉服运动强调的,对于中国历史上的非汉族服饰,采取排斥的态度,否定元朝清朝服饰,等于是把元朝清朝从中国历史中删除了。历史是客观存在,不会因为某些人的刻意隐瞒,编造历史而改变。中国传统服饰也这样,它存在于历史中,有文献记载图片绘画保留着其形制文化。
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是历史的必然。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有其偶然性,更多的是必然性。历史没有如果,历史是不可逆的。后人可能不喜欢某段历史,某个事件,某个人物,但是却不可改变它。对中国传统服饰亦然,不管喜欢与否,历史服饰都是存在的。如果强调汉服,那只能是汉民族服饰,中国历史上的汉人汉民族的服饰,某个特定时间段的服饰。
如果你是汉族的人,你会为你的儿女准备一套汉服吗?为什么?
汉服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也代表了我们汉族祖先穿着礼义发展前景,这能说是当着历史见证的典範。说给女儿做一套汉服也末尝不可,继承祖先的光荣传统,偶尔穿穿,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过就是一件衣服吧了。随着社会潮流的发展,人要向前看,推陈出新,追求时尚,追求完美,人不能总以老眼光看事,套牢在原地不动,总要推出一点新东西出來吧,乍穿汉服,人们以为又从古代穿越来似的,引起众人眼球。
中国人以汉人自称,中国的文字叫汉字,中国的语言叫汉语,中国的服饰叫汉服的说法正确吗?
这其实是错误的,真正的说法应该是炎黄子孙,或者叫华夏儿女。中国人以汉人自称就有局限,少数民族咋办?为什么叫汉人呢?这因为我们是从秦汉以来才是真正第一次形成大一统的国家概念,以前的夏商周实际只能算部落联盟。所以我们炎黄子孙以秦汉为荣,但因秦二世而亡,所以就以汉自居。不过这个汉其实和现在的汉族不太一样,是对少数民族兼收并蓄的。
为什么康熙南巡图卷中存在大量未剃发且着汉族服饰的平民?
1644年,清兵进入中原,要求其统治下的所有世俗男子剃发,但不包括道士和尚。此举遭到汉人的普遍反对,清廷的统治基础依然薄弱。满清王朝的实际领袖多尔衮被迫公开废除这一命令。不到一年,整个政局向有利于清廷的方向发展,剃发的时机成熟了。这时,一个名叫孙之獬的汉族人出现了。他不仅主动剃发,还提出留发养发的歪主意,被清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