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加剧了制造业工厂离开大陆的步伐,大量工厂前往越南、印尼、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寻求合适的栖息地。我觉得在越南做服装批发挺好的,但是在这之前,我要了解一下越南的服装市场。刚到越南的工厂也遇到了很多麻烦的问题。我也保持在媒体的习惯。有时候我问他们在越南开厂的见闻,他们提到越南工人自尊心很强,在越南的生存压力比国内小很多。至少目前越南的一切都没有中国沉重。
马上就到越南工厂了,对待越南工人以及相关部门应该注意些什么?
尊重越南工人,收起无所谓的优越感。我目前做电商,所以认识了不少江浙纺织业厂家,我这边许多合作伙伴都有厂在越南贸易战。我也保持了在媒体时的习惯,有的时候就问他们关于越南开工厂见闻什么的,他们就提到越南工人自尊心其实是很强的,而且越南生存压力也比国内要小很多,至少目前越南一切都不如国内这么卷。比如说结婚彩礼,越南目前还保持很朴素的一两千人民币到五六千人民币不等的水平。
为什么要尽量尊重越南工人?还有一个原因是普通越南人的正义感比较强。我的合作伙伴告诉我,在越南如果你骑车,车坏了或者摔倒了都会有路人主动问你需不需要帮助,而且如果工作里的工人遇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很容易抱团,而且当地有关部门并不会站在企业主这边,尤其是企业不占理。国内盛行的半军事化管理在这边很难行得通。
搬到越南的工厂,今年怎么样了?
不会,除了极少数行业特殊的工厂,由于特殊的原因撤回大陆之外,其它工厂没有理由往回撤了。一个朋友3年前把牛仔服装厂搬到河内的北宁工业区的,他说的话有一定的代表性。大陆的企业外迁现象,在美国靠谱总统上任之前就陆续有外迁的趋势。到了靠谱总统上任后,搞了个贸易战,关税加到能把人吓死的25%。这对于大多数做外贸的企业来说,都是做的税后交货外贸。
这些企业要想把利润留住,唯一的可能性只有把工厂往成本洼地搬迁。把制造业从中国迁移出去,统领先生做到了。贸易战加剧了制造工厂离开大陆的脚步,大量工厂纷纷前往越南印尼印度马来等国寻求合适的栖息地。越南是比较合适的搬迁地,人口众多,劳动力年轻,教育程度还不错,基础设施也在改善,当然最重要的是生产成本低,有点像当年的珠三角。
刚到越南的工厂也遇到了很多困扰的问题。1.供应链的问题。朋友的工厂刚到越南那会,和大多数刚过来的企业一样,遇到了供应链的问题,那就是配套能力弱,根本没办法和国内比。在国内,大到生产设备,小到螺丝钉,都有无数个供应商可以选择。但越南不行,有的材料根本没有供应商。刚开始的那半年,堂弟厂里的标签都是从国内过去的,运费比货物的成本都要高。
这里面,供应链的建立需要有一个过程,当年国内也是一样的。供应链有个适应性,一旦当地有稳定的需求,就会有企业研究投产。现在信息反馈很快,只要配备设备,培训好人员,有原料,产品很快就可以面世。供应链就是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供应基本实现了本地化。这时候,成本的优势就很容易体现出来。2.熟练工人的缺乏。越南毕竟只有中国约十分之一的人口,真正实现产业转移并没有多长时间,再加上高等教育也不如国内那么多学校能够培养足够的工程师,所以,当产业转移潮来临的时候,越南出现了熟练工人荒,特别是熟练的工程师熟知外语的人才等。
想想当年国内可是全国的年轻学子精英齐聚珠三角,才汇聚成一条产业大江,实现了广东的快速发展,然后带动了全国的进步。在国内,有二三十年经验的工程师,不但人数众多,而且遍布各个领域,有不少高尖精人才,熟悉各种语言的都有。而在越南,大部分都是二三十岁刚从学校毕业的实习生,技校生,还需要经过一个过程完成产业的训练。
这个过程,随着产业迁移潮的到来,只需要再来个三五年,就更容易找到更多的人才。越南工厂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优势。现在越南的家具出口已经是世界第一,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优势。鞋子和玩具的加工业是巨大的。再完善的国内基础设施,再熟练的产业工人,再完善高效的供应链,都比不上便宜这个词。得益于中国过去20年快速上涨的房价,同样的消耗品在越南的价格还不到中国的50%。况且人家和国际厂商合作多年,质量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