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当初当裁缝学徒是无奈的选择,但更多的是出于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判断,才留在服装行业到现在。衣食住行第一。如果你在服装行业混不下去,其他行业也没理由做得好。今年服装行业受疫情影响,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前景肯定不乐观。我们选择从事服装行业,似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也完全是被我们家的一种无奈处境所逼。
1月31日起,北京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将正式关停,2.8万商户何去何从?天涯服装市场天涯大厦位于北京木樨园商圈,在大红门服装商圈的中心。该市场成立于1994年。它最早是由丰台工商局和温州动物园天乐服装批发市场、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联合成立的,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主要的服装批发市场有以下几个。
你为什么选择服装行业?
对于70年代出生的我们那一代农村家庭孩子来说,在靠天吃饭的农耕环境里,受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的思想驱使,让孩子学一门手艺是那个年代农村父母普遍的希望。我也顺理成章进入了当时看上去最轻松的手工行业裁缝。我们选择从事服装行业看上去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实也是完全迫于一种家境无奈的形势。那个年代农村三年的学徒生活是比较难熬的。
虽然当初学徒做裁缝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能在服装行业坚守到现在,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自身能力的判断,衣食住行衣为首,如果在服装行业都混不下去,其他行业也就没有理由能做好了。服装行业整体大环境不是很好,我们很多同行纷纷转行,而我却依然坚守在这个服装行业,从事着服装供应链中利润最低的服装加工业,因为我明白,自身的优势只是懂技术,懂工艺,懂品质控制,只有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为卖服装的客户做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至于所谓的服装营销也好,品牌包装策划也好都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没办法赚到那份利润,也就不是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
坚守在服装这个行业不仅仅是因为自身对这个行业的熟悉,更多的是在这个行业认识了不少的讲诚信守信用的生意伙伴还有在这个行业遇到了一个伴我终身的爱人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喜欢上一群热爱时尚的潮男潮女高攀上一些创业路上帮助我的贵人。这些非金钱能买到的交情和友谊,都成为我坚守这个行业的种种理由。很多人都会说做一行怨一行,其实无论这个行业有多难做,抱怨都无济于事,只会消磨你的斗志。
服装行业怎么入行?
服装行业应该这样入行。1,准备好钱,找一个位置好的店面。考查一下这个市场,看这个市场什么服装卖得最好,是男装还是女装,这个市场的服装是针对哪个消费层次的,是针对城市的还是农村的,是品牌的还是一般的,然后有针对性的找优质货源。这时就要靠你有很好的进货眼光和高超的营销技巧。2.随着时代的发展,网店对实体店冲击的很利害,这时你要不断的学习,发展线上销售,品牌如京东,便易的如淘宝,闲鱼。
2020年制衣服装行业前景如何?
今年的服装行业受疫情影响,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前景肯定难言乐观。但危中也还是有机会。至于题主说制衣工人何去何从,其实我倒是认为对制衣工人影响并不是很大。年初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在我们老家这边,服装厂基本都处于停工停产的状态。即使工厂有事情做,政府部门也不会让你复工复产。但是如果你转型生产口罩和防护产品,只要你去申请复工复产,政府部门马上就会批准的。
在年初开始,那些转型做口罩和防护服的服装厂,基本都是满员加班加点生产,那个时候制衣工人都开始上班了,而且那个时候上班的工资大都超过正常做服装的工资。记得我们老家,当时很多老板贴出来的招工广告是保底400元一天。实际上那些制衣工人当时非常辛苦,但是做几个月的口罩拿到的工资基本相当于全年在老家做服装的收入,不少人拿到了四五万元的工资收入。
可能很多人会说,工人收入这么多,老板赚得不就更多。当时那些做口罩的老板确实赚了一些钱。但总体来说,最终很多老板是没有赚到什么钱的。因为一方面口罩设备投资本身就比较大,再说三四个月后市场基本饱和了,大幅度降价在所难免,只要手头口罩没有处理掉压了库存的,最后基本都赔进去了。扯远了,做口罩本来就是一阵风,回到做服装本身。
这也是三年前就开始传言商场要关门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商贸城正式关闭。里面的商户呢?当然是从两个方面解决的。先看看北京市区范围内有没有类似的商贸城,能不能转移到其中的一些商贸城。一般来说不会太多,因为都面临同样的问题。集中精力是件好事。第二,看郊区有没有类似的商贸城或者大型经营场所,包括河北省靠近北京的城市。第三,星璇还做其他生意,比如海鲜和水产品。否则就没办法从事经营活动。第四,回老家做生意,因为有很多外地商人可以回老家做生意。
无论是改造成口罩还是防护服,都不是长久之计。服装厂最终还是要回归做衣服。众所周知,去年本身就是一个暖冬,很多品牌和工厂都有大量的冬装库存积压。再加上年后疫情来势汹汹,店铺基本都倒闭了,年前做的春装基本成了库存。所以今年的秋冬服装订单不太可能好到哪里去。很多品牌秋装订货会都没开,积压的春装直接换成秋装出售。去年积压的冬装今年只能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