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腐败的清政府没钱,国库空虚。这根本不是钱的问题。满清还有钱。鉴于两国目的不同,海军发展差异较大。他会追你到你家,因为那是他最初的想法。满清海军建立的目的,只是为了保存满清权贵集团的势力。第一个目的是镇压国内叛乱,第二个目的是抵御可能入侵的外敌。仅此而已。
晚清时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日海军有如此大的战略差异?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北洋水师之所以惨败的原因,究其根本还是海军战略问题。北洋水师甚至整个满清海军建设之初,目的仅仅是用于保卫海疆,是一支防御性海军。满清海军建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保住满清权贵集团的江山而已,第一用来镇压国内叛乱,第二用抵抗可能入侵的外敌,仅此而已。按北洋大臣李鸿章的说法,办海军可以保和平,守疆土,而且可上岸击贼。
主要是为了镇压国内叛乱,对外则是其次。事实上,福建水师在中法战争中,没起到什么作用,全军覆没。然而,在镇压太平军捻军等等作战中,水军都发挥了很大作用。而日本海军自建立之初,就是用来对外侵略和扩张的。负责海陆军事务的军务官向天皇上奏折说耀皇威于海外,非海军莫属,当今应大兴海军。对此,天皇谕令海军建设为当今第一急务,应该从速奠定基础。
也就是说,日本海军是日本用来对外侵略的工具,而不是对内。鉴于两国的目的不同,海军发展就有很大的区别。以北洋水师为例,开始满清的投入确实不小,但到1888年投入就中止了。当时北洋水师拥有2000吨级以上的战舰7艘,共2.7万多吨,是日本的近2倍。此后,每年只有100多万白银的维持费用,只能发发军饷。这根本不是钱的问题,满清还是有钱的。
慈禧太后挪用海军衙门修建颐和园的费用,就不少了。为什么不继续投入?在于满清人为现有的北洋水师已经够用了,镇压国内叛军不需要太先进的军舰。相反,日本则是另外一回事。1870年,日本兵部省向太政官呈交的海军建设建议书中明确指出,需要一支装备精良的海军,且要超过英国。所以,日本的新建海军是一个长达百年的过程,从没有停止过。
在北洋水师停止买舰的时候,日本联合舰队实力不如中国。在甲午战前的6年间北洋水师停止发展时,日本平均每年增添新舰2艘。至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已有各型军舰31艘,鱼雷艇24艘,合计55艘。还有6艘军舰及2艘鱼雷艇正在建造中。同时,日本海军不断改良舰艇装备,使用了山内速射炮保式14英寸鱼雷LBS测距仪下濑火药等一批新装备。
日本海军在舰艇吨位船速炮速及新装备等方面,迅速赶超了中国北洋海军。日本人后来者居上。事实证明,如果甲午战争再推迟几年,日本和中国海军的差距只会更大。实际上,日本人是认为海军已经大大超过北洋水师,才敢进行黄海海战。说通俗点,就是几句话。满清这样一个腐败无能的专制政府,百分之九十九的力量都是用来对内,而不是对外。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海军装备的差距如何?
战争一开打,就直接决定了胜负。不要说两军军舰稍有差距,就是日本军舰也比不上北洋水师,他也要打到胜利。即使日本在这次海战中战败,他也不会处理。他会追你到你家,因为那是他最初的想法。因为他心里清楚,清政府的胜败需要和平。当时腐败的清政府没钱,国库空虚。高层绝对腐败,没有对外团结的坚强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