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你城市最近的服装批发市场。众所周知,华为人工资非常高,算得上是高收入群体,为啥这么不讲究,这么舍不得花钱呢?因为程序员吃的是青春饭,大家都担心中年以后的收入会下降,因此拼命理财,手里是没有多少现金流的,钱都用来买了房子,一个人身上背负几万元房贷,每个月开支也是很厉害的,所以也不敢消费。
你们卖的服装都从什么渠道上的货?
离你城市最近的服装批发市场。广州工厂最多大家都知道,全国一半生产线都在那,即便去附近城市批发也都是二道,三道贩子!为的是省事,也省路费,再一个二道贩子会精准定位周边城市的流行趋势!天天干这个的,她就会研究啥货好批发,走的量大,你也省了考察的时间,进回来,十有八九都是好卖的。如果真早去广州批发,你要有耐心,路费挑货源,挑厂家,挑款式,进货量要大,厂长才会给你用物流发过来!你要算计一件衣服你要加多少钱,能把本钱,路费,房租水电人工费挣回来!也要想好换季,换流行,这些衣服甩货的价格。
六七十年代家里有20000块钱,算什么家庭?
这可有故事讲了!记得小时候在河北省邯郸市生活,出家门不远就是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那可是去过不少次的地方,特别清楚的记得陵园大门正对着左权将军雕像和墓。当然,那时候不知道是谁,是大人告诉我的,咱只知道墓主人是了不起的英雄!后来三线建设来到四川,父母单位新上任的党委书记,那还是来家里和大人聊天知道的。人家是三八年武汉大学毕业去延安参加革命,要求到一线作战部队,经过短时间学习培训,组织上把他安排去了八路军总部机关,一直在左权身边从事文秘、政工等工作,将军在那次日本鬼子的大扫荡中牺牲时,他就站在将军附近,见证了将军牺牲那一刻。
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月薪金200多元,70年转业时行政十二级,那时候工资159元。为什么清楚这个事儿呢,国防单位嘛,那时候同龄小男生就喜欢知道谁家父亲官大,谁父亲转业前军衔高,谁父亲当时工资高。人家做的最值得称赞的一件事是把转业费一万余元,捐给了自己家乡,武汉市郊区一家人民公社购买了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其爱人那时候是单位女职工里工资排第二位的,每月八十多块,家里就两个孩子,你说家里有两万块钱,谁会不相信。
人家枪林弹雨走过来,为新中国诞生立下不朽功勋之人,收入高也是应该的。还有一家两口子是五十年代随部队去的西藏,都是军医,一位搞放射,一位干内科,两口子都受过良好的医学教育,七十年代转业来到我父母工作的国防单位里,继续从事医疗工作,后来调回了老家安徽省。也是和家里大人聊天知道的其家里有两万块存款。那时候,都知道西藏转业下来的人很有钱,收入高,用不出去,那就存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