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建立后,仍定都北京,当时叫元大都。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大都改名为北平府,朱元璋死后,朱棣夺位,定都北平 ,将北平改为北京,这是北京第一次以“北京”的名字作为都城。清朝建立后,仍定都北京。民国建立后,先定都南京,后改为北京,蒋介石北伐时期,定都南京,将北京改名为北平,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正式定都北平,并且将北平改为北京,一直沿用至今。
又一批企业搬迁到首府、桂林、柳州,玉林会倒退吗?
会,事实上工业就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动力,源动力,一个没有工业的城市是没有活力的,包括广西最著名的城市桂林,旅游业是他的支柱产业,但是也还是需要三金药业,三花酒厂,高邦,作为补充。而作为工业城市的柳州,产值就主要来自于柳州五菱,柳州工程机械厂,柳钢等大型企业,也因为拥有这些企业的大批员工,所以柳州现在才需要进行大批的房地产开发,如果继续抽走柳州的企业,那么留给柳州的还要空洞;而玉林,玉柴应该是最大企业,剩下的就是一个广西最大侨乡的名头,他的基础更薄弱!对于这三个城市来说,如果继续被抽调财力物力支援~~好吧我只能用支援这个词了~~堆出一个东南亚最大国际化城市,可是,这对广西整体的发展有什么卵用?南宁的发展带动了广西的那里?。
我国有哪些汽车城,上海、重庆、成都、广州、武汉、长春,谁会是中国汽车第一城?
说起汽车城,很多人估计马上会想到美国底特律、德国斯图加特、日本爱知县丰田市、意大利都灵等在世界上以汽车闻名的都市;而中国的汽车产业近20年来快速发展,各省市地区都积极招募汽车企业落地,比如老牌的一汽所在地长春,二汽(东风)所在地十堰(现已搬至武汉)等,另外还有上海、重庆、成都、广州、柳州、成都等地。那么,你心中的中国(底特律)是哪座城市呢?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城,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具有大型车企、具有成熟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区位和设施、具有持续的人才供给、具有稳定的能源供给以及成熟的工业体系,要想满足以上条件,必须是地区中心城市。
我们先来看看国内的汽车产业产能布局图:从上图可以看出,江苏、重庆、湖北、山东、广东、河北、上海、湖南、浙江、四川、吉林、北京等地的产能较大,甚至有部分地区的产能已经达到了500万台以上。而完全满足以上条件并且优势明显的则只有上海、武汉、广州。(我们以2016年的汽车产区分布为例)人才供给方面,上海、武汉及广州云集了众多高校,例如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这些学校的汽车相关领域专业都开展了很多年,且发展为重点学科,在人才供给方面占有天然优势。
交通配套方面,上海位居中国经济最强劲的长三角地区,具有明显的经济区域优势和交通优势;而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直都是国内汽车企业的巨头,相对应的零部件企业更是多如牛毛,具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发展优势。武汉则是华中第一大城市,九省通衢,坐拥长江和汉江以及武汉铁路局等强大的交通枢纽优势;汽车工业发展历史悠久,目前聚集了东风汽车、神龙汽车、东风本田、上汽通用、东风雷诺等主机厂,且在沌口和江夏区汇集了众多零部件配套企业,例如延锋比欧、伟世通、法雷奥等。
广州则是珠三角工业的领头羊,不论是铁路、航空还是海运都优势明显。作为老牌的汽车工业基地,广州的主机厂主要有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广汽乘用车等大型车企;且珠三角地区消费潜力强大,区位优势明显,外加该地区的经济整体更加开放,对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历来的产销数据来讲,广州都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市!综上所述,从目前的汽车产业发展规模和效果来说,上海、广州无疑是目前的中国汽车城,但是随着区域发展的饱和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制约,汽车产业会逐渐向其他地区转移,届时武汉、重庆等地预计会超过上海、广州成为新一代的汽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