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一个“对”字,把读者带入了情境之中,仿佛大雨就在眼前,潇潇与洒,写出了雨势,而“洗”字巧妙至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经雨水冲洗后明澈的景色,有几分凄凉之意,不用往后看,也知道整诗的思绪,也正是如此,这是柳永漂泊江湖、怀才不遇时所写。风雨潇潇,鸡鸣胶胶。即使不知道此句,也能看出来,多半出自《诗经》,这种叠词真是屡试不爽。
胶胶指鸡叫,呼唤同伴的声音,可能是我缺少生活,我是真想象不出这种声音的意境,如果不知道这个词,我是真的很难把胶胶和鸡叫声联系到一起。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出自宋代朱淑真的《蝶恋花》,作者和这首词可能不太有名,可这句“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多数人还是耳熟能详的。“语”和“雨”相呼应,有双关的用法,很巧妙,而一个“却”字也表达出了作者对春的不舍,虽然表面看词句很简单,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无论是字的妙用,还是表达的感情,都是很深意的,您再看“黄昏”一词,也能少给人无限的遐想。
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我没有先说,并不是把它忘了,只是因为“潇潇”的我不多说了,这回轮到“萧瑟”了。在我看来,“潇潇”真是相对来说用的更多,也更好使用。这是苏轼的《定风波》,我忘记课本中有没有了,总之很有名,尤其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我觉得单单讨论这句话,万来字都是有可能的,而且我老感觉,此句有点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启发。
你有较为满意的原创散文分享给大家吗?怎么样?
京东第一庙——净觉寺麻山飘来朵朵祥云,“杨伯雍”种玉,留下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玉田。池塘小满,万物峥嵘,怀着绿色的心情,沿着“皇亲庄”麦田间曲折的小路,去寻找远方京东第一庙,那一抹金碧辉煌的寺影。徜徉绿色的麦浪,谛听小麦的拔节和灌浆,看到稻草人静静地守望。还乡河与沙流河在这里约会弹琴,芦苇和蒲草翩翩起舞,哦,终于见到了红墙碧瓦,平畴沃野中拔地而起的皇家寺庙——净觉寺!这座建于唐代的京东第一庙,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殿——“无梁殿”,弥勒大佛憨态可掬,笑口常开。庄严肃穆的大殿无梁、无檩、无柱,从建筑学上堪称一绝,是古刹的第一奇观。正殿千手观音慈祥端庄,玉手芊芊,大殿“悬梁吊柱”堪称本寺第二奇观。寺内那棵160年高龄的老杏树沐浴着暖阳,梦里依稀当年那一场杏花春雨呀;古井里蛇精的传说,引起无尽的遐想;抚摸斑斑驳驳、行云流水的碑文,追忆往日的繁华;听暮鼓晨钟和檐角悠扬的风铃声,感悟佛家“净业觉悟真空”的真谛;看砖雕、石雕、木雕,栩栩如生的画面令人流连忘返,一幅小猴捅马蜂窝的画片更充满童真童趣。
如果还意犹未尽,请沿着还乡河绿色长堤漫步“鸦鸿桥”吧,桥畔曾航船如梭,人流如织,商铺云集,古人留下这样的优美诗句:“路传驼铃响,水送摇橹声。” 小憩金代的“彩亭桥”,饱览长虹卧波,犀牛望月。杨家套“农福缘”与你有约,品尝一把朱红鲜艳、脆香甘甜的孤树金丝小枣;来一碗色如胭脂、异香扑鼻的“御田胭脂米”饭;上一盘甘甜爽口、回味无穷的“玉青”白菜炒大“搁着”,再温一壶醇厚柔绵、香气馨郁的“中华老字号”玉田老酒,静观花开花落、云展云舒,乐享生态园淳朴的乡情。
有人说四川最适合“养老”的城市是绵阳,不仅名字温柔而且风景很漂亮,你怎么看?
绵阳是一座以科技信息为主导产业的创新发展之城,改革开放几十年,经过几百万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座天蓝水绿,鸟语花香,干净整洁的健康之城出现在世人面前, 关于是否适合养老,从城市环境及人文文化,市民素质修养,交通便利及医疗保障,水资源,空气质量指数,消费价格指数等等条件,都是养老的不二之选,但从城市的未来发展角度出发,个人认为不适合成为养老之城,因为养老能给城市发展带来什么呢?除了消费一部分商品房就是培育出一个康养产业,但城市发展有限的资源会被老年人无情的占领,一个城市的未来属于具创新精神的年轻人而不是一日三餐的老年人,前两年已经出现的早上为了去超市买新鲜蔬菜跟年轻人争抢公交资源,累一天的年轻人需要休息,但无休无止的坝坝舞音乐震耳欲聋,很多老年人认为年轻人应该尊重她们,但她们一点也没有考虑和尊重年轻人,如果一座城市没有了年轻人是很恐怖的事情,根本谈不上发展,特别是绵阳产业属性决定了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年轻人而不是拿着退休金来养老而唯我独尊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