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彪马是运动领域的翘楚品牌,加盟它们去做专卖,看起来挺靠谱的。除了天然的人流量大,也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首先从中国人爱看的几个体育项目中分析,虽然PUMA也有不错的篮球鞋,但你会发现在nba,cba等篮球赛事中很难发现puma的影子,在篮球方面别说耐克,阿迪了,甚至不如锐步和国内品牌的推广大,你也看不到有哪个球星是穿着puma的鞋子在打球,为球鞋代言。
耐克、彪马专卖店赚钱吗?
做任何生意基本都是有人赚钱有人不赚钱的,不存在做了稳赚的——除非你有关系做垄断行业。耐克、彪马是运动领域的翘楚品牌,加盟它们去做专卖,看起来挺靠谱的。但是真正到做,却还是要算清楚。鞋是一双双卖的,钱是卖一双才赚到一分利润的,所以,开这个店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是,怎么卖出更多的鞋。第一就是选址,这是任何传统行业都要考虑的重中之重——选了好地方,就成功一半!人流量大的地方,自然是首选。
你看麦当劳、肯德基为啥都选街口开店?不就是人流量最大嘛。市中心街口的门面租金贵,当然也有其他选择,比如景区附近、大学旁边,或者找个感觉人流量会起来的新商场开店,都不错。除了天然的人流量大,也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比如有些地方人流量不比大商场或者商业中心,但是运动人口密集,比如体育场、球馆附近、文化宫旁边等,都是可以考虑的。
虽然人数不比热闹的地方,但经过的基本都是运动人群,转化几率更高啊!其次,什么类型的店还是想清楚。专卖店单双的利润更高,能拿到的成本低,但不容易“爆”。你看一些卖场折扣店形式的,就是大牌的工厂店这些,专门卖过季的折扣品,人流量就很大,每双少赚点,但架不住卖得多,其实我感觉比专卖店还好做点。最后,没有人能保证你赚钱的,博主就没见过谁说做生意稳赚的。
为什么彪马在中国不像阿迪、耐克那样火?
彪马是我比较喜爱的一个品牌,初中的时候喜欢穿puma的运动服,东西质量也是杠杠的,至于为什么没有在中国火起来要从他品牌着重点来看。首先从中国人爱看的几个体育项目中分析,虽然PUMA也有不错的篮球鞋,但你会发现在nba,cba等篮球赛事中很难发现puma 的影子,在篮球方面别说耐克,阿迪了,甚至还不如锐步和国内品牌的推广大,你也看不到有哪个球星是穿着puma的鞋子在打球,为球鞋代言。
而在nba球迷如此庞大的中国,你却在篮球界的犄角旮栏儿根本搜不到puma的影子,那么篮球爱好者也必然不会去选择puma,转而会去购买曝光率更高的耐克和阿迪,李宁。毕竟球星效应还是存在的,穿一双某某球星同款的鞋子很多小孩都会觉得自己就是某某球星了。而从puma比较擅长的足球领域来看,品牌知名度还是挺高的,但是作为德国品牌,德国国家队和俱乐部大多还是以阿迪为主,欧洲各国国家队中除了意大利是一线强队之外,其他使用puma的都是如奥地利,白俄罗斯这种级别的队伍,捷克和瑞士也是一直不温不火,在亚洲除了沙特和巴林也很少有球队穿过puma的球衣球鞋,(连国足这种水平也有阿迪和耐克赞助),在足球发展不错的南美洲各个列强中也只有乌拉圭队在穿PUMA参加世界杯,但是在世界杯这样的大赛中你却会看到很多非洲球队在穿puma的装备,喀麦隆,突尼斯,埃及,塞尼加尔,科特迪瓦等非洲豪强都是puma赞助的。
再来看看田径赛场,在田径方面,PUMA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连博尔特这样的霸主都是puma的代言人,同事puma还一口气签下来7名牙买加短跑新星,可是在国内买鞋看品牌的人大部分都是篮球爱好者和足球爱好者,而田径爱好者却不一定非要穿puma,不说耐克,阿迪了,就连国内的李宁,361度,安踏等跑步鞋都是不错的选择(篮球同上)。
综观所述,puma还是没有把营销中心放在国内,甚至是亚洲,而是把侧重点放在了非洲和加勒比海地球。当然在欧美销量也不错,但是在中国却只是在靠纯纯的品牌和标志来做营销,而并没有采取球星效应等营销方式。所以,虽然知名度和耐克,阿迪差不太多,也是家喻户晓的运动品牌,但是,最多也只能在毒药,刺客等球鞋布满的野足球场上,偶尔能见到几双puma的力量猫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