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震跑鞋适合普通足型,不适合高低弓足和内外旋足脚型,缓震跑鞋品牌、系列众多,价格范围从几十元到几千元。最好选择有发光条或反光条的跑鞋。跑鞋品牌比如亚瑟士、阿迪达斯、耐克、美津浓、NB等,国产品牌李宁、安踏等。亚瑟士的GEL-NIMBUS,适合较大体重跑者,价格整体偏高。GEL-CUMULUS,适合体重不是 特别大的跑者,价格比nimbus略低。
如果想追求跑步成绩,可以考虑GEL-NOOSA。阿迪达斯的boost跑鞋,具体系列包括adistar、energy、supernova glide、response、stella等诸多系列,时尚跑鞋pure boost,ultra boost也不错,就是价格太贵,我个人不认为ultra是专业跑鞋。除了boost,就是alphabounce,性能也不错,跑十来公里肯定没问题,半马和全马就不好说了。
耐克的zoom、airmax和react,zoom分很多系列,我了解的并不多,比较好的包括Pegasus 35,一定要35,35是全掌zoom,之前的好像都是半掌zoom。airmax选择全掌气垫比较好。react推出时间不长,反响貌似一般,价格略高。其它品牌了解不多,没法做介绍,抱歉。选择缓震跑鞋,还要看体重,跑量,脚掌着地方式,路况等多种因素。
主要说一下不同脚掌着地方式分别适合什么样的跑鞋。后脚跟着地跑者,适合前后鞋底高度差在10-12毫米的跑鞋。全脚掌着地跑者,适合前后鞋底高度差在8-10毫米左右的跑鞋。前脚掌着地跑者,适合前后鞋底高度差在0-6毫米左右的跑鞋。跑步时不同脚掌着地方式要随时切换,不会用一种脚掌着地方式跑完全程,尤其是10公里以上的的跑量和不同路况时,更要注意切换脚掌着地方式。
就我个人来说,我比较喜欢阿迪的boost跑鞋,但是boost跑鞋也存在鞋底不耐脏、泛黄,对大体重跑者来说可能有点偏软等一系列问题。选购时一定要看准系列,咨询客服适合多大体重和脚掌着地方式。业余跑者,除非实力非常强悍,否则不建议购买特别专业的跑鞋,比如耐克vaporfly 4%或X%,这是为马拉松高手专门准备的跑鞋,总跑量不大,还特别贵。
OFF-WHITE x Nike 2018,你最喜欢哪一双?
每个Nike x OFF-WHITE版本的完整初学者指南在此前所未有的举动中,“The Ten”包括来自耐克的运动鞋,以及耐克自有品牌匡威和乔丹。从2017年10月下旬到11月初举行的第一个版本分为两组,每组五个,每个剪影都与Nike的两大名声 - 跑步和篮球联系在一起。在“REVEALING”包装中,我们找到了Air Jordan 1,Nike Air Max 90,Nike Air Presto,Nike Air VaporMax和Nike Blazer M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