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贵妃死后,他简直就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终日精神恍惚,心不在焉。朝廷内外诸王、公等人对他这样子都非常担忧,常常开导劝解他。但此时,所有的劝解已无法打动他的心了,对于朝政大事也无心处置,悉听各诸王大臣为之。他终日里与茚溪森、旅庵、山晓等僧人在一起,谈经说道,完全沉湎于释道之中。从爱子之死到爱妃身亡,在这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福临连受重创,心力交瘁,万念俱灰,一心向佛寻求解脱。
他说服了茚溪森为自已剃度。这就是福临为什么突然宣布剃度为僧的心态变化。这一天,在西苑万善殿的正堂上,众僧穿着法衣,肃列在两旁,福临虔诚地跪在正堂前,等候茚溪森为他剃度。正当茚溪森为他剃去一半头发时,只听得殿外有人大喊一声“住手!”。茚溪森的师傅玉林琇出现在众人面前,他的身后跟着皇太后、皇后,诸王大臣也一起跟来。
玉林琇严厉地斥责茚溪森胆大妄为,并劝皇上回心转意,暂且回宫,开始福临只是闭目不语。玉林琇见此情形,便想让众僧徒举火将茚溪森活活烧死来逼迫福临回宫。福临被逼无奈,只好暂且回宫。十月十五日,福临再次来到万善殿,召见了玉林琇,此时福临身穿御服,却光头无发,两人相视而笑。福临向玉林琇再次申明想要出家。他说:“我想上古之人,只有释迦如来舍弃王宫而成正果,达摩亦是舍国位而成禅师之祖。
我想要效仿他们,你看如何?”玉林琇极力劝道:“若以世法论,皇上宜永居正位,上以安圣母之心,下以乐万民之业。”并努力阐明福临应永做帝王,才能保护僧院,弘扬佛法的道理。福临听罢大师的一番解劝,才答应再不提此事。至此,福临求僧剃度的风波才渐渐平息下来。两个月之后,即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福临到悯忠寺看他的心腹内监吴良辅剃度为僧,回来之后,身感不适,不幸染上天花。
病情日见加重,初七日,病逝于养心殿,时年24岁,正当年轻有为,风华正茂之时,却英年早逝,不禁令人惋惜。福临一生曾虔诚地信奉佛教,几度想要剃度为僧,终未如愿。在他临终前,他对自已的丧事立下了遗命,他说:“祖制火浴,朕今留心禅理,须得争炬法语,如善果、隆妄法喜有素,可胜此任,若森和尚不日能至,法次长于两寺,可转命也。
”意思是:“我死后要循祖制火化、行法事,如果善果、隆妄两僧能主持便由他们主持,如果茚溪森和尚过几天能赶到,他修行高尚,最好等他主持。”皇太后同意了皇儿福临的临终遗愿,等待茚溪森来主持火化仪式。四月十六日,茚溪森日夜兼程赶到北京,次日正值福临的百日之哀。四月十七日,由茚溪森主持,在景山寿皇殿为福临举行火化仪式。
茚溪森睹棺思人,对灵泣诉。待皇灵升天之际,他转向众僧说:“你们看到了吗?皇上容颜甚为奇妙,光明遍四方。现在正在你们大家的头顶,开天上甚微妙正法眼藏。”意思是说皇上是佛,如今升天了。茚溪森为福临秉炬时的法语是:“释迦涅槃,人天齐悟,先帝火化,更进一步,大众会么,寿王殿前,官马大路。”遂投炬火化。福临一生信佛,死后也按佛法升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