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候越来越干燥,大量土地沙漠化,森林枯木丛生。原本就抗旱的桉树在气候变迁中点亮了第一个技能,它演化出了厚厚的树皮,火难以烧其根本。一开始是高温与雷电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断断续续的小火,每次灾后桉树会在第一次时间焕发生机,其他植物的“尸体”反而成了它的养料,使其越来越旺盛。于是桉树顺理成章地演化出第二个技能,分泌更多的可燃性油脂,它希望火连绵不绝烧的更旺。
桉树在抗火、助火的方向上越走越远,慢慢地挤走其他植物,占据了澳大利亚75%的森林面积。火灾受益的不仅仅是桉树,又培养出了一个飞禽物种—火鹰。一开始有些鹰发现灾后可以吃到“烤肉”,它们深深地记住了这个捕猎的技巧。后来更是由被动转为主动,当某处自然起火,就会叼起火枝,四处纵火。高温干旱、桉树、火鹰、山火的大戏愈演愈烈,而考拉经历了挑食,逐渐吃不饱,到最后一眼望去全是桉树叶,为了生存它忍了。
由于食物的减少,考拉开始变傻澳洲是食草动物的天堂,因为没有大型食肉动物。气候的变迁中,考拉获取不到食物,开始向着节约能量的方向演化,没有天敌意味着不需要智力、敏捷、力量。这些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特别是大脑,因此脑容量越变越小。哺乳动物中大脑占比最低的就是考拉。它同样放弃了速度与力量,反正没有天敌追杀我,总之本着少吃就少动,没吃的就不动的原则演化着。
桉树让考拉朝着极端的方向进一步演化当无食可用的考拉开始吃上桉树叶之后才发现,原来之前并非极限,“我变得更慢、更笨、更懒、吃的更少”,原因是这叶子有毒呀。在一波波考拉前仆后继的毒发身亡之后,大自然让它领悟了一个道理:少吃少毒,只要叶子嚼的越小越碎,每一份所含的毒素越少,然后增加消化时间,让消化系统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分解毒素,当然还需要解毒工具。
为了咀嚼充分,考拉甚至出现了类似反刍的技能,只要嚼得不够碎就会回流到嘴中继续咀嚼。考拉宝宝刚出生也没有牙齿,除了哺乳,通常只能吃考拉妈妈排出的软质的食物(分解完毒的粑),直到1岁自己长出尖牙。考拉的消化系统也进一步加长、加大,它的体内几乎都被消化系统所占满,盲肠更是达到了2米长,10厘米直径。当然,它还演化出了分解毒素的酶(细胞色素P450),即使是这样想要分解一口桉树叶通常也要达到100~200个小时,而嗜睡也符合节能的演变策略。
能量来得太不易了,因此它只能继续节能,更慢更懒,代谢率降到了哺乳动物的一半。在行动上除了吃桉树叶就是每天睡上20个小时,只通过桉树叶补充水分,省的下地走动耗能。脑容量进一步压缩,结果它就傻到你在他面前放一盘桉树叶,它就算饿死了也不知道吃。因为它复杂事物的分析能力、学习能力与记忆力太差了。差到无法识别摘下来的叶子是食物,你只有把桉树叶挂在树上它才知道:啊,这个好像是吃的。
因此让它分析火灾有危险就有点难为它了。桉树叶使考拉难以善终不过,即使如此节能,大部分考拉也不能善终。除了疾病等意外情况,由于干旱没有水源,考拉又有无法快速摄入大量桉树叶来汲取水分,很多考拉会被渴死。而桉树叶也是一把双刃剑,高毒素、低能量使得考拉需要长期不断磨损牙齿,因此很多考拉会因为没有牙尖,无法磨碎树叶,最后只能活生生饿死。
它们还有大把的生命,只是环境的变迁使它们草草结束。总结环境的变迁,使得考拉难以获得能量,更为节能的考拉更容易生存,同时桉树在环境变迁中脱颖而出、霸道演化使考拉无从选择,桉树难以消化促使考拉向着更为节能的方向进一步演化。在几乎没有天敌,也没有竞争者(只有考拉吃桉树)的情况下,智力是无用的,耗能的,因此大脑考拉“不要了”,速度与力量也不要了。
熊磊通过发小作文,直播叙说着她对许敏的恨,是聪明还是笨?
熊跟许敏根本没什么关系,就算策活着,许敏也不会把熊当根葱,所以,熊恨许敏是自作多情,不在一个级别不在一个高度,许敏心里清楚,可是熊就是不明白,就好像它老是往杜那边贴是一样的道理,杜压根也没拿它当回事,不然能把它推到风口浪尖上吗?所以说熊,是生理性的智商欠费,胎带来的蠢,父母就是那样的,它能好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