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我现在觉得没必要一定买羽绒服,或者说羽绒服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我今年买了600蓬的土拨鼠,今天白天5度左右依然冻成狗,事实上我今天是两件羽绒服,一件是土拨鼠的600蓬羽绒服,一件是优衣库的很薄的那种轻羽绒,里面是短袖T,典型的户外三层穿衣法,冻成狗。
大家羽绒服一般穿几年?
一般羽绒服顶多穿三年,三年之后就薄的不得了啦。。当然有人说大鹅可以穿十年,我没穿过,不做评价。。。。实际上我现在觉得没必要一定买羽绒服,或者说羽绒服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我今年买了600蓬的土拨鼠,今天白天5度左右依然冻成狗,事实上我今天是两件羽绒服,一件是土拨鼠的600蓬羽绒服,一件是优衣库的很薄的那种轻羽绒,里面是短袖T,典型的户外三层穿衣法,冻成狗。
我认为现在有很多可以替代的产品,比如派克服,比如新雪丽棉服,比如高密度的毛呢大衣。我这两年冬季主打都是新雪丽的棉服,真鸡儿暖和,也不贵,一千多点,还没有一件高档的波司登贵,简直是太暖和了,还防风,零度左右,我里面就是一件短袖,零度一下加一件抓绒衣,暖和的令人发指。。还有一件叫什么海军呢夹克,超级重,很压风,里面就是一件抓绒衣,完爆我今天的优衣库土拨鼠两件羽绒服。
羽绒服的保暖效果要比棉服强得多,为什么有些快递员、加油站员工,甚至足球运动员穿棉服?
说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吧,看完就能从中窥察出点道道来。当年在跑服装业务过程中,接触到陕西一家大型国企矿产公司的一个采购员。他要给他们公司员工采购一批工作棉服。一开始我们在网上有过交流,他也通过邮件发了一份采购清单给我报价,我也按照他的工艺和材质要求报价过去,他也能接受,就叫我过去面谈。当时定在离那家公司不远的一个宾馆会谈,他带来了三个人。
我以为是他的同事,但他给我介绍的时候却说另外两个是两家不同公司的负责人。然后他就开门见山跟我直接说了,因为他们公司的工作服都是需要通过招标的,现在是丁总中标拿下了订单,然而丁总并没有工厂,他是借托张总工厂的厂房才中的标。张总因为工厂业务很忙,然后又委托这位采购员找工厂加工,就是这样兜了一大圈才找到我们的。
初次见面,他们怕我不信任,也出示了标书和采购合同。我看到合同的价格就傻眼了,比我报的价格整整多出了一半的价格。说实话就是这个价格,不要说做棉服了,就是做羽绒服,工厂还是有不错的利润。但通过他们这么层层剥夺,做这款棉服到工厂的利润也微乎其微。当时心里不知道怎么想的,总感觉那批订单不太适合自己,后来这笔订单也没有去生产。
但通过这个事件,其实可以看出,为什么很多单位的员工没有羽绒服穿,只能穿棉服。其实不是老板们不清楚羽绒服比棉服好,也不是老板们没有划拨那块预算。很多情况下,就是国内业务员、采购员内部的一些潜规则,硬生生把采购成本提升了很多,导致员工的羽绒工作服也只能变成棉服。当然这个事例也不能以偏概全,确实也有很多单位的工作服采购成本就是棉服成本,这个就不多做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