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当初投资CBA,并非是CBA求着李宁赞助的,而是当时李宁在和安踏的竞争中,标中了CBA这块肥肉。李宁抢不过耐克,是因为耐克早在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时就赞助男篮国家队了,李宁公司90年才成立,别说赞助了,根基都没立稳,哪来的资本跟耐克叫板?不过那会李宁发展倒是不错,一直有赞助国家队的比赛用服,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都有涉及,颁奖服,其他项目的参赛服就是李宁提供的,当然,也只能赞助这些比较小众的项目了,篮球和足球这两块是大肥肉,耐克只要稍微抬高点价格,李宁就抢不过,不过李宁也可以赞助其他国家队的篮球队,比如说西班牙男篮。
为什么李宁不赞助世界杯?
李宁公司产品的研发设计几乎是针对国内市场的,主要的销售对象也是国内的消费者,因此,从公司运营和发展来说,李宁公司需要先发展好国内市场,做大做强,有限的广告费用应该用在国内而不是国外渠道上,毕竟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当有足够的实力并且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考虑拓展国外市场,个人也希望李宁公司能发展到这一步,更早到这一步。
辽宁本钢每个赛季赞助辽宁男篮多少钱?
由于现如今辽宁男篮俱乐部的总经理仍然是刘景远,所以这个话题得从2011赛季,刘景远麾下的衡业集团开始接手球队说起。相信很多老球迷还记得,2011赛季之前,辽宁男篮一共经历了两个重大变故:1、赞助商发生了转换,我们曾经熟悉的盼盼集团退出,刘景远的衡业集团接手。2、同一时间,由于战绩不佳,辽宁男篮被赶出沈阳(索要巨额球场租地费用),就在球队没有着落点的时候。
本溪市政府开始了自己的雪中送炭之举,不但免费提供了规模更大的本溪体育馆(此前在沈阳体育馆容纳量不到5000,营口鲅鱼圈只有3500,而本溪体育馆的容纳量高达7000),更给球队提供了一笔意外的财富——每年赞助球队2000万。话说这是啥概念呢?在十年前的CBA,一个球队每个赛季3000万的投资,基本可以保持球队的正常开销。
当然,前提是球队没有什么大牌本土球星和外援。投资如果能达到五六千万,那基本是联盟的中上等投资水平,即只要教练、球员不出毛病,混个季后赛首轮基本十拿八稳。而本溪提供了2000万之后,在考虑球队每个赛季一般还能拿到1000万上下的票房收入。这就意味着刘景远哪怕是一分钱不投,也可以保持球队的最基本运作,当然,成绩可就不敢保证了!所以初期阶段,为了保证球队的成绩,刘景远也没少下血本,例如入住辽宁男篮的第一年,刘景远就出资金百万美元引进了两个现役NBA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