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王室要想延续下去,他就必须充当社会道德的维护者,而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又决定了王室在扮演这个维护者角色时,其风格必须相对保守和传统。这是王室屹立于世的根本!而梅根的风格,则与王室的这种存续需求有极大的冲突。从各种报道透露出的信息,梅根个性张扬,自我,有极强表现欲和独立意识,不愿受规则束缚。这种典型的美式风格,如果是一般老百姓,倒也无所谓,但是作为传统价值捍卫者——王室的核心成员,这确实是有些不适宜的。
这不仅仅是一种习惯冲突问题,严重点说,这种过于时髦现代的做派,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会消解王室的存在价值——王室已经没有实用价值了,如果它还不能捍卫道德传统,为社会托底,反而一味去追随新潮时髦理念,那这样的王室,和一般的老百姓有什么区别?社会大众去供养它,又有何意义?这就是梅根惹人不喜的根源所在。她的风格,从个人角度来说其实没什么不妥,但作为王室成员,其实是很不称职的——换句话说,她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当然,有人会说了,著名的戴安娜王妃,以当时的王室行为规范来说,她的一些行为做派,其实也是非常出格的。
但人们却普遍对她高度认可,相反对束缚她的王室大加抨击。为什么戴安娜当年的出格可以得到认可,而今天轮到梅根,就被刻画成了一个“心机婊”呢?这其实就涉及到一个道德规范的尺度变化问题。不错,民众确实需要王室保守和传统。但这种保守和传统是相对而言的。让你坚守传统,不是让你在20世纪,还对16世纪的陈规陋俗抱残守缺。
他们对王室道德垂范的要求,只是希望你们稍微慢一步,能起到托底保障的作用就行了。可你要是不止慢一步,而是慢了三步四步五步,守着民众已经彻底抛弃的过时道德规范不妨,那就不是给社会托底,而是拖累社会发展的进步了。当时的英王室,在戴安娜问题上,就是这样一个处境。戴安娜的所谓出格,只是相对于长期冥顽不化、固步自封的英王室而言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英王室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已经与大众心理需求严重脱节,成为世人眼中食古不化的老朽。戴安娜的亲民做派,在当时的英王室标准下是逾越了雷池,但对整个现实社会而言,不仅不出格,而是刚刚好。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戴安娜的所谓出格,才大获民众青睐,英王室的保守,反而饱受世人抨击。而梅根所面临的处境,和之前的戴安娜完全不一样。
戴安娜死后,英王室饱受非议,被逼之下也启动了改革,在道德垂范的标准方面逐渐跟上了时代发展的脚步——梅根作为二婚 黑人血统的美国人,她跟哈里的婚姻能得到女王的许可,这本身就证明了英王室观念的进步。但也就到此为止了。作为王室,它所需要的,只是跟上时代的脚步——甚至要稍慢一拍,而绝不是去引领什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不是带领人们突破现有社会观念的阻碍——这不管是对社会,还是对王室本身,都没有任何好处。
而梅根的一些理念和个性化做法,在她看来可能是所谓时代新女性的风尚,但实际上却大大超越了王室这个职业所应该遵循的规则和限制。这样一来,别说王室不认可,就是普通民众,都难以接受。这就造成了梅根公众形象的崩塌。那么,谁才是王室和大众心目中,最合适的王妃角色呢?自然是凯特王妃。凯特虽出身平民,但知书达理;衣着时尚大方,但又不标新立异;本身有个性主见,但又谦和有礼,并能尊重王室规范。
这样的人,才是王室和大众心目中最合适的王妃人选。说白了,现代王室本身就是一种职业,王室成员——尤其是核心成员,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明星演员,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向民众展示一种道德规范。既然是职业,那就要有相应的职业规范,既然是明星,那就得塑造一个能得到大众认可的人设。梅根作为王室核心成员,既不愿遵守这个职业的操守和规范,又不愿维护明星演员的应有人设,这样一来,被王室烦,被小报喷,被民众嘲,也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说,王室这碗饭也不好吃啊!看着光鲜亮丽,但实际上,讲究多着哩!这位梅根王妃想拿美国人的那一套自由主义思维,来混全西方最讲究规矩的英国王室,这未来的婚姻之路,着实堪忧啊!那么,梅根与英国王室的这场“冲突”,究竟会怎么收场呢?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解读。本文为云石海外风云系列189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