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政策放开后,会迎来新的生育潮吗?为什么?
不会我觉得三胎新政,是有钱人的福利。三孩政策是来了,但摆在新生存条件下,再“好”的政策都让人“心悸”,因为你首先要考虑的是养孩子的事。当代条件下,养一个孩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出生开始就要奶粉,月嫂,紧接着要保姆,不然,谁上班?谁赚钱?谁养家?工薪族可怜巴巴的。如果月收入2万大洋以上,请个月嫂或是保姆还说得过去,勉强维持,如果夫妻两人还要还贷,估计就打烊了,生一个还好,生两个怕是没指望了;生三个?估计就想想了啦!紧接着,孩子上幼儿园,寄餐、接送,家庭作业,侥幸有一个老人帮忙,凑合生一个,带两个有点压力,三个孩子?还是算啦!别说钱的问题,人工、物力已经不可能了。
紧接着,孩子上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一天比一天费用越多。未来还得给孩子准备房子首付(这好像是当代为人父母的标准要求吧?)一个孩子100万,三个300万,试问当代几个中国父母承担得起?李总理说了目前还有六亿中国人月收入1000元以下,而单单奶粉钱,一个月就需要几百小几千块钱,我想没有年收入百万的家庭不敢考虑生三孩。
诈骗已成为生活中最大危害,能谈几个实案,让大家注意一下吗?
去年夏天的时候,女同事遇到了一件离奇的诈骗,过程和手法现在看来没多难,但是当时没人能想得到,竟然被诈骗成功了,太不可思议!那天同事请客,她提前到了一家餐厅里,因为吃饭的人太多,已经没有包间了。她就在一个角落里占了一张桌子,提前把冷菜、热菜全部点好,但是还没有上,等着人到齐了再让上菜。因为她到的时间比较早,点完菜以后她就坐在边上等。
我们大家可能都请过客,这是很自然而然的事,也没什么问题。就在我同事等人的时候,过来一个男士,主动的跟她打招呼:“哎哟,你好,好长时间不见了,今天在这里是吃饭还是请客?”我同事看对方穿的特别有品位,应该属于成功人士的那种打扮,言谈举止也比较有礼貌,但是她死活想不起来这个人是谁。可是看对方这么热情,她以为是认识自己的人,只不过自己一时半会想不起来名字,又不好意思去问人家,只能说是在这边请客。
那个男人就主动跟她搭讪,说是几年不见了,问她现在在哪里上班?同事就说她现在的工作单位,这时候的她很被动,只能是对方问,她简单地回答,没有想那么多。然后那个男人就问她老公在哪里上班?孩子多大了?男孩还是女孩?被问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朋友就起了警戒心了,她就反过来问对方是谁?自己好像不认识他。然后这个男人就问我同事是不是某某某?我同事一听名字不是自己的,就说我不是你说的这个某某某,你认错人了!这个男人一听立马就给朋友道歉,然后就走了。
走在大街上或者公众场合,认错人也是常有的事儿,没啥稀奇的。可是事情并没有因此而完结!过了一阵,同事的朋友陆陆续续的来了,大家围着桌子而坐,菜也开始上来了,一桌人宾主尽欢。吃完饭结账的时候,餐费死活不对劲,同事拿过餐单一看,上面有一笔七百多块钱的烟,不是一盒是一条。同事就说服务员弄错了,她请客的一桌人全是女士,没有人抽烟,所以绝对没拿烟。
服务员说之前有个男人拿了一条烟,说是跟她们一起的,让把烟钱加到餐费里一起结算。同事解释说那个男人认错人了,她根本不认识他,他拿的烟为什么要记到我们的餐费里?但是服务员坚持说,看着他们俩人站在一起说话,而且那个男人也说他们是一起吃饭的,拿个烟酒这很正常,经常能遇到这样的事儿。一条烟七百多块钱呢,不是七十也不是七块,同事绝对不会做这个冤大头,没办法,然后就报警。
警察来了,双方各执一词,警察调了监控,监控显示的结果是这样的:这个男人进餐厅以后四处张望了一下,看到我同事在那里坐着,就过去跟她打招呼。说了几句话,然后就走到前台说是跟我同事一起吃饭的,让给拿一条烟记到餐单上跟餐费一起结算,还让服务员用个塑料袋把烟给装着。他提着烟又回到了朋友边上的桌子那里坐下来,没有待上一分钟,掏出了电话边打电话边出了餐厅的门就消失不见了,当然了手里还提着那个装烟的塑料袋。
事情就是这么个简单的事情,朋友也没有为这条烟买单,第二天上班的时候,说起来这事我们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骗子可以说无孔不入,这就是明目张胆的诈骗。最后想想这个骗子的方式方法好像还挺聪明,给人的感觉就是跟你在一起说话了,你们就应该是认识的人。那么认识的人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拿个烟或者拿瓶酒,这都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现在进入单身潮,恐婚、不婚人越来越多,大家怎么看这种现象呢?
从历史上来看,人类战争不断,大量男性死亡,女多男少;而今天特别是农村,男多女少,人口很难优质发展,本质上并不是男女单身潮,恐婚,不婚,这不是主流、普遍现象,而本质是中国的光棍太多了,女性太少,城乡又有等级隔离,城里男性可以找农村女性,城里女性不便找农村男性,从而加剧了男女单身潮,实际是不得已!这怎么让人口正常发展,是男女城乡结构出了问题,为什么1970年前没有人口婚姻问题?本质不是什么三座大山,要深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