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我今年和日本厂有缘啊!我们还说了长盈不及这个厂好,这个附近,新能源是最好的。我说:“我感觉东莞不及深圳人多,双龙地铁站,人很多的。”他说:“主要是这边开发慢了,长三角那边底薪都2150了,随便都四千多。都去杭州,昆山那边了,至少东莞比以前少来了百分之四十的人。”有人不同意:“那边也没有四千多。
”另一个新员工说:“想工资高,可以去深圳德昌。”我说:“那个厂站着的,很累的。”他说:“德昌有一点纹身都不要,我手臂有一点都不要。”贵州的陈江华在东莞十多年了,他说想去宁德换个新环境。我问他:“松山湖附近有什么好玩的?”他说:“这附近有个松山湖公园,还可以。去买衣服要去寮步镇。”还说了好多爬山的地方,但我听过就忘了,因为这边不熟悉。
5点,又回来枫聆公寓租房,还是403室。租两天,加40块押金,160块。7点,出去复印毕业证一张,吃饭。7点16分,终于找到一个沙县小吃店了。还是喝点乌鸡汤爽。8点45分,洗完衣服,冲完凉,只有卫生搞好了,生活才会更好,才可以办好一些事情。一个人要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要相信自己经过努力可以赚到钱。相信学习好也是有用的。
为什么东莞工厂工资那么低, 还有不少人待在厂里不愿换?
不管你学历高低,凡40岁以内进厂做普工而且做的时间很久,拿个5--8K自己还感觉挺安逸的,100个里面有95个一生没多大出息了(最多不超过5%能混到老板或者高层的,我一个同学就是自己开了厂)。我身边也有不少老乡,同学初中或者中专一毕业就去沿海做普工了,10几年过去了,混的大多数也都还是那样,差点的3--4K,好点的也就10K出头。
两口子进厂,孩子放老家成了留守儿童,快40岁的年纪了,大多数也就指望交点养老保险混到退休了。而和我一样的其他一部分人,学历也不高,但选择了另一条路,学技术然后创业,或者做销售做到精英。开始的时候是很辛苦,比进厂的那些人工资低,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但10几年后我们这一部分人大多数都创业成功做了老板或者高管,都在城市成家立业了,而且不少人在城市里混的风生水起的。
相比之下,那些进厂的除了工资比以前拿的多点(物价上涨挂钩),还在异乡居无定所。职业本无贵贱,对于80后的我们来说,读书的机会没有现在多,又正好赶上了新时代的打工潮,大量毕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厂打工。而我那些年虽穷困潦倒,却坚持没进工厂,因为我觉得那种流水线的工作方式,无论做多久出来后离开了那些固定的机器依然什么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