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的菱角的外观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有特色的,独一无二的,外观无角,颜色淡黄色,肉质饱满,鲜润,每年的秋天一季,时间很短促,这种外观和中国的大熊猫有一比,世界独一份。嘉兴的菱角最早时候产于南湖,南湖出名实际上跟嘉兴的菱角有紧密关系,当然一大是重点。嘉兴有很多特产,比如嘉兴的螃蟹,在古代就非常出名,远远超过阳澄湖大螃蟹,因为没有人来保护,现在已灭绝!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特产,现在都已不复存在。
上海人的祖籍大多来自哪里?
在民国之前,上海一直都是江苏省的地盘!最初叫上海县,隶属江苏省淞江府。后来,在淞江府之上又设置了上海道,全称“分巡苏松太常等地兵备道”。虽然上海道也有“上海”两个字,但这里的“上海”并不是行政区概念,更多地还是职能划分,上海依旧还是上海县。▲晚清时期的上海县1927年,为了更好地管理上海,国民政府将江苏省的上海县、宝山县部分乡镇析出,成立了上海特别市,由国民政府直接管辖。
自此,上海才正式成为了“院辖市”(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但民国时期的上海市范围依旧十分狭窄,主要还是现在上海市老城区及其附近一些乡镇,远比现在上海市的面积小得多。原来的上海县和宝山县被析出部分乡镇之后,建制依然保留,仍然隶属江苏省。▲民国时期的上海特别市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隶属江苏省的嘉定县、宝山县、上海县、川沙县、青浦县、南汇县、松江县、奉贤县、金山县、崇明县被成建制划归上海市。
自此,现在上海市的地域范围才最终确定。换言之,现在上海市的很多地方,在1958年之前都是江苏省的地盘,比如现在上海市的崇明区、金山区、奉贤区等等,都是1958年之后才并入上海市的。在此之前,它们都隶属江苏省、而不是上海市。这就是为什么陈云同志的很多简历资料中籍贯一栏都填写的“江苏青浦”、而不是上海的原因所在。
▲1958年划归上海市的江苏十县说到这里,想必诸君也大概其看明白了。现在所谓的“上海本地人”中,其实绝大部分都是曾经的“江苏人”!只有上海老城区的“原住民”,才勉强能算是“上海本地人”。再往远了说,在民国之前,根本就没有什么“上海人”,连上海都只是江苏省的上海县!换句话说,所谓“上海本地人”的祖籍,绝大多数都是江苏。
包括民国时期很多因为务工等原因迁往上海的“外地人”中,绝大部分也都是江苏人。要不怎么现在很多人都开玩笑说苏州、无锡是上海的“远郊区”呢?这两个地方是民国时期上海外来人口的主要来源之一!比如旧上海最著名的“荣氏家族”,就来自于江苏无锡。除了江苏之外,因为地缘优势,浙北的嘉兴、湖州等地,甚至包括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在民国时期也有大量人员因为务工或其他原因迁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