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一则新闻,让深圳这个没有冬天的城市平添了寒意。1月24日,深圳市光明新区玉律村街头,一对夫妻跪在路边,女子怀里抱着一名婴儿正在喂奶,脸上蒙着一条粉色的纱巾。旁边的纸板上写着:卖奶救女,十元一分钟——“大家好,我今年24岁,身体健康,生下双胞胎女儿,现急需钱救治另外一名重病的女儿,可以提供现场喂奶,男女老少婴都可,谢谢您的支持。
”据记者了解,网帖图片中的男子是四川人,今年31岁, 2002年来深圳打工,一直在在厂里做普工。老婆今年24岁,广西人,一月前在深圳宝安区人民医院产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其中一个女儿因“胎龄36 1周出生30分钟伴低体重”进入新生儿科接受治疗。入院后孩子反复发热,经检查,感染指标高,脑脊液为典型化脑表现,血培养阳性。
目前,当事人所居住的宝安区石岩街道罗租社区,以及宝安区、光明新区和宝安人民医院等,都在依照深圳市相关救助政策或协调社会力量资源实施救助。诞生双胞胎,本是双喜临门的事,但祸从天降,一个重病缠身的婴儿注定给这个家庭带来悲剧。而此前这个家庭,打工挣到的钱都给患癌症的父亲治病,母亲则是一名视力残疾人。为救治这个病婴,家里花费了2万多元,还欠下4万多元。
全家已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街头求助屡见不鲜,但这则新闻备受关注,抓住了人心最柔软的部分,缘由一是夫妻俩用了“下下策”——售卖人奶;二是面向不仅是婴儿,而是“男女老少婴”都可。售卖人奶触及道德的底线,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至少以蒙面的形式降低些许负面影响,能够因此受到关注,也算是“歪打正着”,前路有了曙光。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但是贫富悬殊还很明显。在深圳这个中国最富裕的一线城市,月薪三千和月薪三万的大有人在。这就给社会保障,提别是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达到共同富裕,希望步子不断加快;而在这一进程中,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底层民众的生存与生活更多的关注,让这样街头的寒意故事越来越少,不再上演。
当你在深圳街头看到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在捡垃圾,您当时心情是怎样的?
捡垃圾不光在深圳,全国各地捡垃圾也很多,我的邻居老太太老大爷,推到三轮车也捡垃圾,他们都是退休的工人,每个月的退休金也就是2000,到3000多元钱。在家闷得慌,没有事的时候,经常去捡垃圾,废纸壳,饮料瓶,破衣服破袜子,塑料布等等只要是垃圾,他们都在捡,然后分类,送到废品站,每天也能赚个30 ,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