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吸引另一个人是多方面的,有外貌,有的是气韵,有的是才华,有的是能力。再有是说不清的投缘,多世的纠缠。两个异性从相识到相吸,无论是善缘孽缘,总一缘字当头。只因有缘才相识相聚,以至相知相爱,相恋相占。有的女性不但貌美而且才华横溢,如薛涛,李香君等名媛。能诗能歌,以拉弹唱,琴棋书画都玩得来。再说能力,当今的能力主要是综合能力。
如业务水平,专业技能,待人接物,协调上下内外等。题主所问,如那位男士不是口是心非,是真实表达,那么无可厚非,不应有疑。怕的是心口不应,别具鬼胎异性相吸,有的因容貌。觉得漂亮得让他心动,以致不惜作飞蛾。有的是因为女子的气质和韵味。容貌虽一般但举止投足,有一种吸引人的气质与韵味,让人祟拜,让人爱惜,让人珍重,。
怎么看待颜真卿书法上的地位?其书风为什么感觉不是大众学习的主流?
颜真卿在书法史上地位仅次于王羲之,被称为"亚圣"。其楷、行书均能别开生面,于“二王”之外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第一,颜真卿行书大胆融入篆籀笔法,吸收汉碑浑拙之气,又从民间书法中吸取营养,特别是汲取了张旭,怀素行草笔意。开创了雄浑宽博,行书遒劲舒和,龙蛇飞动新型书风,成为唐代行书的顶峰和中国书法另一个标高。
具体来说:1,变王羲之“內擫法”(以顿折为主的中宫内敛曲线运笔),为“外拓”笔法(以使转为主的外放的绞转行笔)。2,结体由王羲之俊逸秀长变为正方浑厚,变相背)( ,如《兰亭序》的"蘭"字形为相向( );如颜体《祭侄稿》的"蘭"字形。3.变左倾右斜的欹侧式状,为水平式的正大方宽形象。书正而不拘谨,庄整而不险峻,雍容恢宏法度中,而有疏密自得之趣。
再说颜体楷书如《勤礼碑》《颜家庙》《多宝塔》《麻姑仙坛记》,端庄雄伟,气势开张。古法为之一变,自成一格,人称“颜体”所以说,颜体书法的创立,打破了王羲之为代表的"二王"书法体系。与之形成双峰并峙的局面。可以说,以后书法家的流派再变,只不过是围绕着王羲之,颜真卿两种风格迥异上的取舍融汇而已。所以从创新发展角度看,颜真卿贡献巨大,首屈一指。
除了王羲之外,无人堪比。至于说其书法"不为大众所学习的主流"并不确切。可以说颜体书法而是影响深远,已经融进了我们日常书写的各个方面,也为许多书法家借鉴从而形成各自的特点,如我们熟悉的米芾,王铎,甚至钱南园,董其昌,傅山,刘墉(刘罗锅)等大书法家,当代以秀劲挺拔著称的启功先生。第一任中书协主席舒同先生。
他们的书法里都有颜真卿的痕迹,也多多少少继承了颜真卿书法风格。第二,他的书法是集大成者,代表了大唐盛世泱泱大国鼎盛时期,书法大气磅礴之美,盛世的雍容华贵庙堂气。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写大楷牌匾都要临习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勤礼碑》之缘故。第三,中国书法文化讲究"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会把一个人的品格修养,与他的书法放在一起论述,这一点上看,颜真卿他留下的人品,舍身取义的人格精神财富。
令后人敬仰。因此说,颜鲁公无论从书法艺术的高度,还是做人风骨,都满足了人们对一位伟大的书法家完美挑剔而苛刻的要求。而且,历代许多书法家,始终认为颜真卿行书《祭侄稿》才算是第一行书,因为首先它是颜真卿的真迹,而我们熟悉的《兰亭序》,是临摹本,而非真迹,下真迹一等,之所以被称为第一行书,也是看重王羲之书法的书圣名声,临摹本怎么能和真迹相比?。